9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義烏考察調研,第一站就來到李祖村,回想起總書記和大家在一起的場景,村民們依然心潮澎湃。
村民方江平站在村口廣場上說:“總書記就是站在那個位置,我當時心情是很激動的。以前我們這里是窮山溝,現在你看路這么寬。”
在村民方春位眼中,總書記和藹可親,他說:“總書記跟我們打招呼以后還特意跟小孩子打招呼。”
村民方飛玲自豪地表示:“總書記說李祖村是‘千萬工程’的縮影,我們很高興!”
村支書方豪龍一路向總書記介紹村里的具體情況。在村黨群服務中心里,一張張圖片,一組組數據記錄了“千萬工程”實施20年來給這個小村莊帶來的巨大變化,透出美麗鄉村的勃勃生機。
方豪龍回憶道:“路上我跟總書記介紹了我們村‘千萬工程’實施以來,村里通過大力發展鄉村產業,也帶動大家共同富裕。總書記說這個事好!”
如今的李祖村,環境整潔,村韻古樸,村里還吸引來一大批年輕創客,是遠近聞名的“國際文化創客村”。很難想象這里也曾經臟、亂、差、窮,被當地人稱為沒有希望的“水牛角村”。
這張20年前的照片,是村民方瑾的家,他依然記得,當年屋前屋后雜草叢生,出村還要繞道隔壁村。他解釋“水牛角村”的由來,說道:“牛角尖好尖的,口上大的牛角,老鼠爬進去就出不來。就這樣一個地方,鼻子碰到山就到了,房子也差,地方也偏。”
新世紀之初,李祖村的狀況并不是個例。當時的浙江,經濟快速發展,但農村面貌卻不如人意。剛剛到任浙江的習近平同志,深入基層密集調研,一個村一個村地仔細考察,和大家一起分析問題,謀劃舉措。
省農辦原副主任顧益康回憶說:“習近平總書記當時就講了,你們不能讓農民坐在垃圾堆上數鈔票。他說優美的生態環境,就是老百姓最普惠的民生。”
從改善老百姓最關心的生產生活環境入手,2003年,習近平同志親自部署推動實施“千萬工程”。也正是從那時起,李祖村下決心開展路面硬化、路燈亮化等“小五化”工程。
李祖村原黨支部書記方達勤指著村口寬敞整潔的停車場說:“以前這塊地方就是垃圾成堆,什么東西都堆在這里,確實是臟、亂、差。村里搞美化,就是從這里開始啟動。”
項目推進需要資金,在市里財政投入的基礎上,大伙都行動起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村民方建忠感慨萬千:“水泥路修到你家門口,你出兩三百元,修到我家門口,我出三百元。就是這樣湊出來的。”村民方洵龍則表示:“剛剛開始起步的時候先做路,就是這樣齊心協力,艱苦奮斗干出來的。”
正是憑借這股艱苦奮斗、堅持不懈的精神,李祖村有了新變化。方小健的家原本在村里最偏僻的位置,家門口只有一條田埂路,如今,這里已經成了入村的主通道,這次總書記來考察,就從這里經過。
方小健領著記者去他家轉了轉,說道:“總書記到我們家門口,我高興得眼淚都掉下來。家門口這條路做起來了,走路方便了,村子里的空氣也好,吸引了一批批游客。”
跟李祖村一樣,從2003年到2010年,全省近2萬個行政村初步完成整治。環境變美了,產業怎么做起來?看著“千萬工程”邁入“千村精品,萬村美麗”的新階段,當時擔任村主任的方義民動起了腦筋。李祖村四面環山,沒有山水美景,也沒有產業基礎。為了讓年輕人愿意來,方義民制定了免租金、給予項目啟動資金等一系列新政策。
有著豐富園區運營經驗的金靖決定來試一試。她從村莊500多年的歷史入手,改造建筑、設計墻繪、布局集市,電腦里挖掘鄉村文化的設計圖,加起來足足有5600多稿。她還給入住項目設計了統一品牌——“有禮的祖er”。總書記考察時,專門點贊了村里運營品牌的做法。金靖告訴記者:“總書記講我們把‘禮’文化作為傳統文化,不僅有豐富的產品,還有我們的傳統文化,特別好。這對我們就是一種莫大的鼓勵,讓我們年輕人在鄉村創業更加有信心。”
如今,常駐人口只有500多人的李祖村,有200多名年輕農創客入駐。53個創客項目散落各處,處處是“網紅”打卡點,每年游客量超過20萬。總書記考察當天,農創客們正在舉辦“共富集市”,十多個攤位,總書記挨個詢問,讓年輕人們十分激動。
鄉戀學堂主理人屈瓊閣向記者展示了她家的活字印刷作品,說道:“總書記一眼就看出來這是活字印刷,還說你們這里還可以造紙,他說這里蘊含著豐富的中國文化和道德品質。”
“總書記來了以后,我相信更多人能看到我們年輕人在做傳統工藝的事情,我們也能把它做好。”沙漠的染坊工作室主理人樓沙漠霜這樣說。
結合實際,因地制宜,一張藍圖繪到底,“千萬工程”實施20年,讓浙江的萬千鄉村找到了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發展新路。目前,全省建成A級景區村莊10083個,去年,全省村級集體經濟總資產達8800億元,占到了全國的十分之一。總書記考察結束離開村子時,在村口的廣場上,鼓勵大家要再接再厲,深化“千萬工程”。
聽了總書記的囑托和要求,方豪龍深感責任在肩:“我們今后怎么去做,總書記提出了很多要求。我們要帶動村民共同富裕,永遠走在鄉村振興的前列。”
眼下,村里正打算把更多的閑置老宅流轉出來,打造更加豐富的業態,讓村民成為房東、股東,還可以當員工。與此同時,義烏正在謀劃打造以李祖村為核心,聯動周邊村莊的精品線,讓整條旅游線路共享游客資源,走共富之路。
義烏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陳文青感嘆道:“20年來按照‘千萬工程”的部署,久久為功,才有了今天村美人和共富的和美鄉村。”
義烏市委社建委專職副主任王志堅表示,“我們要繼續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因地制宜,找準優勢,持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接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