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時期,
這里是東夷族部落的居住中心,
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在此綿延;
5000多年前,
這里是黃帝誕生地、少昊之墟,
“三皇五帝”在此留下神蹤偉績;
3000多年前,
這里是商殷故國、魯國故都,
群賢薈萃、人才濟濟;
2500年前,
這里圣人輩出,
“至圣”孔子在此傳道,創立儒家學說。
年輪更替,
今朝今時,
我們一定要去一趟曲阜。
到這里感受儒風魯韻,
“觸摸”千年文脈。
“千年禮樂歸東魯,
萬古衣冠拜素王。”
中國偉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
誕生于尼山,
成長于闕里,
傳學于杏壇,
出仕于魯都,
歸葬于泗上……
每年春秋兩祭,
海內外炎黃子孫紛至沓來,
到曲阜拜謁“至圣”孔子,
追思先師遺風。
作為文化圣地、儒家文化起源地,
曲阜被人們視為能比肩耶路撒冷、雅典的“東方圣城”。
以孔子為代表的圣人先賢們
在這里塑造了一個“文明軸心時代”。
在此發展起來的儒家思想,
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所在,
不僅對中華文明產生深遠影響,
還跨越國界、澤潤四海,
成為世界文化寶庫的不朽遺產。
由于孔子和儒家文化
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與影響力,
曲阜形成數量繁多的與之相關的古建筑,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孔府、孔廟、孔林,
并稱曲阜“三孔”。
作為后人祭祀孔子和先賢先儒的廟宇,
孔廟極具東方建筑特色,
規模宏大、氣勢雄偉,
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
并稱為中國三大古建筑群。
孔子嫡系后裔居住的府邸孔府,
承襲中國古代建筑的傳統,
三路布局、九進庭院,
藏有大量珍貴的文物和歷史檔案。
孔林則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
林中墓冢累累,
翠柏蔥郁,
碑碣林立,
堪稱藝術寶庫。
久經風霜洗禮,
“老三孔”風采依舊,
以此為基礎,
曲阜近幾年還打造了“新三孔”——
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館、尼山圣境。
“老三孔”“新三孔”交相輝映,
引八方賓客到曲阜接受儒家思想和禮樂文化熏陶。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
穿梭于孔子故里
人們傳誦著儒家經典。
人這一輩子,
一定要去一趟曲阜,
到這里領略
文化圣城的湖光山色。
沂河、泗河、蓼河、孔子湖,
河湖縱橫;
尼山、石門山、九仙山、九龍山,
山景相連。
步入尼山圣境,
遠處山脈連綿,
近處湖水微漾,
耳畔古樂陣陣,
如入畫卷之中。
上千年來,
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庶民布衣,
都能在曲阜這片土地上
收獲內心的安寧,
獲得思想的力量。
人這一輩子,
一定要去一趟曲阜,
到這里覽非遺薈萃,
品“天下第一家”的佳肴美味。
楷木雕刻、尼山硯、曲阜碑帖
被譽為“曲阜三寶”,
經歷代手藝人傳承與創造,
在當下仍綻放蓬勃的生命力,
成為現代人眼中的“網紅好物”。
各地游客到曲阜一游,
返程常要把文化“裝”回家。
“不吃‘孔府菜’,枉到曲阜游。”
同樣為圣城招牌的“孔府菜”,
做工精細、風味獨特,
遵循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之遺訓,
深藏博大精深的儒家飲食文化。
“魯壁藏書”“陽關三疊”
“詩禮銀杏”“半部論語”
……
每道菜的命名講究、寓意深刻,
勾起食客探尋儒家文化豐富內涵的興趣,
正以千年老味道俘獲世界“味蕾”。
人這一輩子,
一定要去一趟曲阜,
到這里與智者對話,
共探文明相處之道。
金秋九月,
第九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在孔子出生地曲阜尼山舉辦,
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
在這里開啟融通古今、連接中外的文明對話,
共襄思想文化交流盛宴。
以孔子誕生地命名的尼山世界文明論壇,
創辦于2010年,
以開展世界不同文明對話為主題,
以弘揚中華優秀文化、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和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的
迄今已成功舉辦九屆。
今年舉辦的第九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
以“全人類共同價值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加強文明交流互鑒共同應對全球挑戰”為主題,
設有多場高端訪談、分組對話
以及尼山世界古典文明論壇、“東西問·中外對話”、尼山世界華人華僑論壇、尼山世界中醫藥論壇
等眾多分論壇。
這是一場場追求和而不同,
促進文明互鑒的思想交流;
也是一場場關懷現實世界,
解答時代之問的智慧碰撞。
AI也去了趟曲阜
來看看AI眼中的曲阜
“近者悅,遠者來。”
孔子故里山東曲阜文脈傳千載,
正以開放包容的姿態擁抱世界,
以飽滿的熱情、周到的禮節歡迎你!
作者:趙曉
來源:中新社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