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舉行“加強府院聯動 促進多元共治”全省法院訴源治理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自5月30日召開全省法院訴源治理工作會議以來,新收一審民事案件數量逐月下降,7月新收4.65萬件,8月新收3.94萬件。2023年1月至8月,已有安康、榆林、渭南等6個中院轄區一審新收民事案件數量同比下降,且全省法院一審新收行政案件總數同比下降10.51%。全省法院訴前調解案件27.06萬件,同比增長174.38%;調解成功18.68萬件,同比增長100.75%。
據介紹,陜西法院堅持府院聯動,構建多元解紛體系。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先后與22個省級職能部門、行業協會、社會團體聯合印發25份加強訴源治理推動類型化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化解、促進法治政府建設、防范管控“民轉刑”案件等機制文件,各中級、基層法院分別簽訂府院聯動機制文件124份和347份,全省訴源治理橫向協同機制基本建立。
同時,陜西法院科技賦能基層治理。積極參與“平安村(社區)”“無訟村(社區)”“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村(社區)”等創建活動。并持續推進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進鄉村、進社區、進網格工作,448個人民法庭入駐平臺,鏈接基層治理單位2944個,匯聚調解員3783名,為基層群眾提供訴源、訴前、訴中豐富多樣的線上線下多元解紛服務。
陜西法院確立訴源治理工作目標,即降低民事、行政糾紛萬人起訴率,提高訴前調解分流率和調解成功率;降低“民轉刑”案件和民事衍生案件發生率,提高類型化案件速裁快審率;降低案件上訴、再審、發改率,提高生效判決即時履行率。做到簡案快審、繁案精審,提高矛盾糾紛化解質效,提升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和滿意度。
范思泓表示,下一步,全省法院將把工作重點轉移到推動各地建立公民個體、村居、鄉鎮、縣區、市域五級縱向聯動機制上,力爭到年底建成全省法院橫向協同縱向聯動網格化訴源治理體系,并協同各部門各行業加大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化解力度,充分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矛盾糾紛解決需求,促進矛盾糾紛預防在源頭、化解在基層,確保全省案件增量得到有效控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