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展現貿易繁榮蓬勃活力
金秋九月,綏芬河鐵路口岸聯運換裝場內,一幕繁忙的景象正在上演。高高聳立的塔吊,整裝待發的貨運列車,吊機轟鳴、吊臂揮舞,集裝箱在上下起落中忙碌運作。這一畫面生動地展現了貿易繁榮發展的蓬勃活力。
展現運輸能力,筑起外貿合作支柱。中歐班列被譽為陸路運輸的“鋼鐵駝隊”,是中歐貿易往來的重要物流通道。這些列車不僅提高了運輸效率,還優化了貨品結構,為國際貿易的穩定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從中歐班列“東通道”滿洲里鐵路口岸出境的列車,貨品從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逐漸發展到大型機械設備、高端電子產品和國產汽車。這個過程見證了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也彰顯了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地位。
提高通關效率,搭建外貿暢通橋梁。高質量的信息共享與信息化水平是提高口岸通關的關鍵。鐵路部門積極與海關、邊檢等聯檢聯運部門合作,通過數字口岸系統實現信息共享。這一舉措不僅提高了通關效率,還為物流企業提供了更多便利,推動口岸通行數量逐年遞增,貨物品類不斷豐富。
連通國際線路,建立外貿發展要塞。中歐班列“東通道”不僅通達俄羅斯、波蘭、德國、比利時等13個國家,還聯通國內60個城市。這一班列線路不斷擴大,貨物品類也日益豐富,包含了電器產品、日用百貨、工業機械、金屬、農副產品、木材等多個品類。班列運行保障機制的不斷完善,運輸能力建設的不斷提高,推動了中歐班列的蓬勃發展。
接下來,鐵路部門將加快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提高口岸通關能力,全面提升服務“一帶一路”綜合保障能力。這將助力構建向北開放新高地,進一步推動中國與世界的貿易合作。鐵路口岸站不僅是物流的交匯點,更是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引擎,讓國際合作充滿了希望與活力。(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