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基地的哈密瓜采用訂單銷售,去年一上市就在南昌、上饒等地迅速銷售一空。“今年的哈密瓜距離上市還有20多天,但現在已經全部被瓜商預訂完了,簡直是供不應求。”周德高笑著說。
除了周德高的腰包變鼓了,汀橋村集體和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來。2022年,哈密瓜種植基地給汀橋村集體分紅了6萬元,并帶動當地村民通過務工、流轉土地、入股分紅等形式增收致富,村民年人均純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
村民孔九英正忙著給哈密瓜吊蔓,談起現在這份工作,她樂開了懷:“之前我在家里就只能種地,現在在村里的哈密瓜基地務工,一個月能有2000元左右收入,在家門口就能賺錢啦!”
近年來,崇仁縣促進鄉賢“回流”,寫好鄉賢匯聚“大文章”,積極發揮鄉賢力量,結合當地發展實際,找準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與鄉賢人才共贏的結合點,有效激發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新活力”,推動全縣特色產業發展提質增效。
在崇仁縣鄉賢返鄉創業的浪潮中,白陂鄉趙家村青年陳雷同樣備受鼓舞。“于是我選擇回到家鄉,與村黨支部合作投資84萬元,共同打造了白陂鄉趙家村蚯蚓養殖基地。”
據了解,蚯蚓養殖基地總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通過綠色循環種養模式,利用畜禽糞便養殖蚯蚓,蚯蚓能消解農業廢棄物,蚯蚓排出的糞便又可作為肥料使用,既實現了循環利用、變廢為寶,又延伸了蚯蚓養殖的上下游產業鏈。此外,養殖基地每年還為村集體經濟增收5萬余元,實現了環境整治和村集體經濟增收雙贏。
談及未來發展規劃,陳雷堅定地說,“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擴大養殖規模,免費向農戶傳授技術。同時也希望通過蚯蚓養殖項目,吸引更多鄉賢依托資源優勢回鄉創業,讓家鄉的產業強起來,讓家鄉的百姓富起來。”
周德高、陳雷只是崇仁縣鄉賢引領特色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目前,在崇仁這片生機盎然的沃土上,360余名在外鄉賢回鄉發展麻雞、蔬菜、中草藥等特色產業,發展特色農業種植面積近24萬畝,成立特色種植合作社500多家,積極推動特色產業多點開花,全面奏響鄉村振興奮進樂章。
崇仁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蔡輝表示,下一步,崇仁縣委統戰部將積極發揮鄉賢的引領作用,引導各鄉賢立足自身資金、資源、技術等優勢獻良策、拉資金、立產業,主動為家鄉謀出路、助發展,讓更多的優秀“新鄉賢”看到榜樣的力量,吸引更多的“新鄉賢”回鄉創業、回鄉興業,匯聚“鄉賢之力”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走出鄉村振興新道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