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中國體育那些美好的記憶再次被喚起,人們帶著這份記憶,為中國再一次舉辦亞運會加油,為中國體育人的又一次亞運之旅打氣。亞運會,見證著中國體育的“血脈傳承”。
記憶
1990年金秋時節,第11屆亞運會在北京舉辦。來自亞洲37個國家和地區的體育代表團齊聚于此,主火炬最終由中國第一位奧運冠軍、射擊名宿許海峰,跳水奧運金牌獲得者高敏以及女排名將張蓉芳共同點燃。
這是中國第一次舉辦綜合性的國際體育大賽,也讓世界多了一個了解中國的窗口。時至今日,北京亞運會的記憶還深深印在一代人的心中。
在杭州亞運會的舉辦過程中,不難尋覓北京亞運會的痕跡。杭州亞運會倒計時200天之際,官方主題推廣曲《從現在到未來》上線,在MV中,第一個出鏡演唱的是歌手韋唯——她為北京亞運會演唱的《亞洲雄風》曾讓很多人熱血澎湃。
而在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上許海峰和張蓉芳的亮相,更是讓這兩屆體育盛事超越時間和空間距離,最終在人們心中相遇。
33年間,中國體育事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北京亞運會、北京奧運會、廣州亞運會、北京冬奧會相繼舉辦,中國為世界樹立了舉辦大型綜合性賽事的典范。而今,全亞洲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國,杭州亞運會也必將同樣精彩。
突破
1974年,中國代表團首次亮相亞運賽場,參加了射擊、跳水、乒乓球等14個項目,收獲百余枚獎牌。
自此之后,亞運賽場見證了中國體育的挫折、進步與騰飛,奉獻了無數激動人心的瞬間。
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中國隊以132枚金牌和289枚獎牌在雙榜上一騎絕塵,連續十屆蟬聯亞運金牌榜第一。
成績的背后是一代代中國體育人的汗水和淚水,是中國體育一脈相承的拼搏精神最終開花結果。
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上,女籃隊員楊力維是中國代表團的旗手之一,中國女籃由低谷重新崛起的過程,正是這種精神的體現。
2014年仁川亞運會,未派一隊參賽的中國女籃決賽不敵日本隊,失去亞運會四連冠的機會。隨后,中國女籃陷入新老交替的陣痛,在里約奧運會未能小組出線,跌出世界強隊行列。
但在最近幾年,以楊力維為代表的女籃隊員們迅速成長,在雅加達亞運會上,成功重返亞洲之巔。杭州亞運會,這一支女籃隊伍希望像老女籃一樣,延續在亞洲賽場的統治力。
成績固然重要,但這種在逆境中不服輸的精神同樣重要,這樣的精神,被寫進中國體育的血脈里。
期待
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上,樊振東作為現場第二棒火炬手出場,他和國乒隊友們擔負著延續中國乒乓球在亞運會奪金的任務。
自1974年首次征戰亞運賽場以來,國乒共奪得66枚亞運金牌,近三屆亞運會更是獲得了19枚金牌中的18枚。在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上,中國隊實現了對乒乓球項目金牌的包攬。
中國乒乓球隊很好地詮釋了“傳承”二字,中國第一位乒乓球男子“大滿貫”獲得者劉國梁,退役后作為教練為國乒培養無數優秀選手;“雙圈大滿貫”得主馬龍,如今依舊在隊中起著定海神針的作用。
這樣的“傳承”帶來的是國乒長盛不衰,帶來的是人們對于國乒永遠保持期待。在中國體育的各個項目、每時每刻,都有人為兌現這份期待而不懈努力。
伴隨著《歌唱祖國》的旋律,中國代表團亮相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代表團總人數為1329人,其中運動員886人,包括36名奧運冠軍。在未來的十幾天時間里,他們將像過往無數前輩一樣,奮力拼搏,傳承體育精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