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區內,畫在絹扇及菩提葉上的唐卡色彩淡雅,勾線細膩,吸引目光。一旁的更登才讓與往來賓客交流,向他們贈送紀念明信片。
“這些作品已經跟著我走過深圳、香港、俄羅斯等地。”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藏族唐卡(化隆唐卡)”傳承人,更登才讓希望自己的唐卡作品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通過這樣友好交流的平臺,吸引更多海外目光。”他說。
“在葉子上畫畫很神奇,而且顏色很亮,每一幅上的人物神態、動作都不同,還有鳥、獸、花草等圖案。”細細端詳著畫框中的菩提葉唐卡,北京大學在讀博士生、來自喀麥隆的門杜說:“我希望有機會去青海,親眼看看它是怎么畫出來的。”
摩爾多瓦共和國駐華大使貝拉基什·杜米特魯與青海大學藏醫學院教師交流。“我了解到,藏醫很注重經驗,不只著眼于看病、開藥,而是從病人的身體機理、行為習慣去綜合分析,給予診斷和建議,覺得很有幫助。”
就讀于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哈薩克斯坦留學生安吉麗娜第一次聽青海民歌“花兒”:“太美妙了,想加入我的日常歌單。”她說。一份來自青海的禮物更令她驚喜:三只透明小玻璃瓶中,分別裝著采集于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的凈水。“太有創意了,真是獨一無二。”她笑著說。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楊萬明表示,親仁善鄰、協和萬邦是中華文明一貫的處世之道,十年前的“一帶一路”倡議結出碩果,已成為最受歡迎的全球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
“明年將迎來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70周年。”楊萬明說,希望借此“友好日”活動,答謝五大洲中外朋友的深情厚誼,同時搭建合作交友的平臺。
據悉,此次“友好日”活動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主辦,北京市、福建省、河南省、青海省對外友好協會及中國友好和平發展基金會協辦。駐華使節及家屬、在華國際組織代表、在華跨國公司高管、藝術家、留學生代表、國內外媒體記者等共同參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