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觀眾在印度尼西亞商品館選購商品。新華社記者周華 攝
首次參加東博會的印度尼西亞客商許迪薇帶來了家鄉特色美食亞齊面。展館內人潮涌動,她一邊烹飪,一邊熱情地向觀眾介紹產品特色。許迪薇說,這幾天客流量很大,展品銷量節節高,目前已有一些代理商表達了合作意向。
據了解,今年東博會的東盟展區展覽規模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參展企業約640家,文萊摩拉港有限公司、柬埔寨加華綜合企業集團、印尼埃爾法農業等東盟國家知名企業參展。
日韓企業搶抓商機
許多日本企業也前來尋覓新商機。日本歐力士集團因為看好中國與東盟的市場潛力,今年完成了從觀展商到參展商的身份轉變。
日本歐力士集團大中華區董事長劉國平說,歐力士正積極在中國和東盟國家開拓清潔能源、新能源產業、大智慧城市建設、文旅消費、大健康等業務,RCEP生效實施給企業創造了更多的新機遇。
本屆東博會還舉辦了日本企業廣西行活動,三菱商事、三井物產等多家企業參會。中日友好協會常務副會長程永華說,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伙伴,日本企業在中國市場的投資收益率遠高于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充分體現了中日兩國經貿合作關系深厚的基礎、強勁的韌性以及巨大的潛力。RCEP生效實施后,企業交易成本降低,市場紅利直接惠及兩國企業,有助于深化中日兩國多領域合作。
來自RCEP成員國韓國的企業參會熱情同樣高漲。幾天前,從韓國長途飛行抵達南寧后,韓國忠北女性企業出口合作社董事長羅庚植就馬不停蹄趕去布展。“2018年我參加過一次東博會,這次全面恢復境外客商線下參展,就決定過來看看。”羅庚植說,按照RCEP規則,公司產品出口中國享受零關稅,這次來期盼能找到中國代理商,分享中國市場的機遇。
韓國參展商盧容城的展位上,美妝護膚產品擺放齊整,他與同事正積極地向顧客介紹產品信息。“東博會搭建了溝通交流的重要平臺,我們從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商機。”盧容城說,這幾天充分感受到了參會客商和觀眾的熱情。在記者采訪的間隙,已經有好幾撥人向他咨詢業務合作事宜。
中國企業聚焦新興產業
國外參展商熱情高漲,中國組展各具特色。其中,數字技術、工業設計等高新技術產業受到參展商高度關注。
在首設的數字技術展區,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和機構的康養機器人、物流機器人、遞送機器人迎來首秀,AI智能衛星、AI遙感數據應用交互平臺、大型裸眼3D顯示器等成為“明星產品”。
記者在先進技術展區看到,華大集團旗下華大智造正向客商展示其新一代超高通量基因測序平臺。華大集團廣西區域負責人汪小剛說,企業的目標是把先進的基因技術帶到東盟,讓更多人享受到更優質、更實惠的基因檢測服務,當前集團正在完善海外渠道,布局海外業務。
優必選是一家以人形機器人業務為重點的高新技術企業。優必選中國戰略拓展中心副總經理李洋介紹,東盟擁有年輕而龐大的人口,以及不斷增長的消費能力,在新加坡、泰國、越南等國家都有他們的機器人產品,當前機器人產業正處于上升期,行業大有可為。
在印尼,中國品牌的新能源汽車銷售火爆;在老撾,來自中國的4G礦山工業專網技術,讓井下300米移動通訊順暢聯通……在東博會上,多名中國參展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中國和東盟不但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而且雙方的產業鏈互補性越來越強,為區域內的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這正是他們積極參加東博會的重要原因。
新華社記者王軍偉、陳一帆、雷嘉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