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信心注新動力
習近平主席于9月2日向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發表了視頻致辭。他強調,中國愿意與各國共同推動服務開放,促進包容性發展;通過服務合作促進融通發展;培育服務創新動能;共享服務創造美好未來;攜手推動世界經濟持續復蘇。
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于9月6日在北京閉幕。本屆會議舉辦了10場高峰論壇、102場專題論壇、18場邊會和72場推介洽談。共取得了1100余項成果,有83個國家和國際組織以政府或總部名義設立展覽辦會。在高水平開放政策的推動下,中國的服務貿易持續保持穩中向好的勢頭,為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注入了新動力。
本屆服務貿易交易會的成功舉辦進一步宣示了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堅持開放合作的立場和決心,凝聚了全球服務貿易和服務業合作發展的共識和合力,展示了中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和服務業擴大開放的亮點和成就。
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中國的服務貿易持續增長,服務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了8.1%。其中,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額同比增長了11.7%,占總額的比重達到了43.2%。
開放引領著服務貿易發展的活力迸發。中國持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在增值電信、證券、銀行、保險、文藝演出等服務領域取消或放寬了外資股比限制……服務業成為我國擴大開放的重要領域。隨著《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正式生效,中國新增了22個服務開放部門,提高了37個服務部門的開放水平。目前,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已擴大到11個,推出了1100多項先行先試的政策措施。
本屆服務貿易交易會上發布的報告《世界變局中的中國服務業開放》顯示,2022年中國的服務業開放指數為62.3,比2018年提高了3%。開放指數的提升幅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創新驅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本屆服務貿易交易會上,芯片技術、量子測控、衛星遙感、人工智能、數字醫療等領域的專精特新成果集中展示。中國經濟從制造業向服務業轉型,取得了動能轉換的加速度。2022年,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8891億美元,再次創下歷史新高,連續第九年位居全球第二。
根據商務部領導的《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報告2022》的編制結果顯示,隨著服務進出口的規模再次刷新歷史記錄,離岸服務外包的規模穩步擴大,轉型升級效果明顯可見。服務貿易已經成為推動外貿增長、構建新的發展格局、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重要力量。
在服貿會期間,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和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共同主辦了2023年合格評定服務貿易便利化論壇,進一步加強綠色貿易產業鏈條,提升中國制造和中國服務的質量和國際競爭力。
通過合作共贏,服務貿易的發展前景令人期待。
本屆服貿會有2400多家線下參展企業和6700多家線上參展企業。線下參展企業的國際化率超過了20%,覆蓋了28個服務貿易前30強的國家和地區。
在服貿會期間舉辦的第七屆中國服務貿易標準化論壇上,多個務實合作舉措落地:國際標準化組織管理咨詢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正式成立,這是該組織自成立76年以來在管理領域落戶中國的首個國際標準化委員會秘書處;RCEP工商咨詢理事會中國委員會服務貿易行業聯絡辦公室成立,這是中國貿促會和中國國際商會為更好地推動RCEP的落地實施,在雙邊工商合作機制下成立的服務貿易領域的首個行業聯絡辦公室。
中國貿促會副會長于健龍表示:國際標準作為世界的通用語言和通行規則,能夠有效消除貿易壁壘,促進全球服務貿易的便利化和規范化。”
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服務業占GDP的比重達到了5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6.1%。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副司長張國勝表示:我們將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與世界分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成果,主動擴大優質服務的進口,鼓勵擴大知識密集型服務的出口,為推動經濟全球化、恢復全球經濟活力、增強世界經濟發展的韌性貢獻服務貿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