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房地產新政集市場趨穩為中心
《經濟參考報》9月11日刊發的文章指出,自住建部等三個部門開始推動購買首套房貸款認房不認貸”政策措施以來,僅一周時間內四個一線城市已經開始實施這一政策,目前已有超過20個城市執行了這一政策。許多地方還推出了一系列政策調整,如賣舊換新”、100%契稅補貼、降低住房貸款利率等。這些地方政策的優化調整對穩定市場有利。據了解,廣州成為首個突破LPR的一線城市,降低了首套房商貸利率下限。根據新政策執行的結果,如果以300萬元貸款30年商業貸款金額計算,在等額本息還款情況下,月供將減少約170元,總利息節省約6萬元。業內專家表示,廣州成為了一線樓市的風向標,北上深等城市也將跟進。除廣州外,其他地方近期也調整了房地產相關政策,這些調整對地方市場活躍度有明顯提升。蘭州取消了限購和限售政策,并給予了契稅50%的補貼,同時對置換人群退還個稅。南京市推出了六項最新舉措,包括全面放松限購措施,對購置新房給予補助,推出賣舊換新”補助,實施換新購”服務。
上海臨港新片區發布了一項關于優化調整人才住房政策的通知。根據通知,對于重點支持單位的工作人才,要求的工作年限從6個月以上縮短為3個月以上。這一系列政策的出臺,不僅有利于減輕居民購買剛需和改善性住房的負擔,也表明了政府通過政策的組合方式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決心。易居研究院的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當前政策正在密集落地實施期,地方政策的目標都是著重降低門檻和成本,激活購房消費需求。其中,執行認房不認貸”政策的三個受益群體包括改善性需求購房者、在其他城市有房貸記錄但在本地無房的購房者以及曾貸款購房但已出售房屋且名下實際無房的購房者。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浦湛表示,政策出臺后市場反響總體上是積極的。根據市場調查顯示,從全國整體來看,購房意愿可能增加約15個百分點,一線城市增幅會更大。根據我愛我家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數據,在認房不認貸”政策落地后的幾天時間內,公司在北京和上海等核心城市的二手房帶看量和成交量都顯著增長,成交量的增幅大約在80%到100%之間。我愛我家對國內存量房交易市場持樂觀態度,特別是一線核心城市的二手房交易量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嚴躍進表示,隨著地方一系列優化政策的落地實施,越來越多潛在購房者的信心被激發。無論是政策控制還是企業策略選擇,房地產行業都應該抓住即將到來的傳統金九銀十”時期,使房地產市場逐步穩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