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緣巧合的情況下,他們來到了大陸,發現并克服了教學差異,如今已在大陸定居多年。越來越多臺籍教師選擇在大陸從事教育工作,他們的登陸”之路越來越順利。
教師節這一天,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的陳文成教師,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的鐘振忠教師,福建平潭第二實驗幼兒園的副園長陳亞妏,三位臺籍教師來到了中國新聞網的《青聽·兩岸》欄目,分享了他們登陸”從教的故事。
一輩子一定要來大陸嘗試一番”
在2010年,當時還在讀本科的陳文成參加了兩岸驚騎團”騎行活動。他與北京大學的師生一起在臺灣環島騎行了9天8夜。正是在那個時候,陳文成得知了大陸近年來的發展變化。
2011年,兩岸交流頻繁,陳文成認為人生可以追求不同的發展”,于是他帶上行囊來到北京體育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2018年,陳文成進入北京大學攻讀博士后,然后留校工作。他一步一個腳印,如今已經成為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一名成熟的教師。
與陳文成來大陸求學和留校的經歷不同,鐘振忠在臺灣工作一段時間后想要轉變職業發展。他去找自己的大學老師咨詢,老師推薦他到溫州當教師。再加上公司領導的一句一輩子一定要來大陸嘗試一番”,讓鐘振忠安心邁入大陸”。
說到來大陸當老師的原因,陳亞妏的經歷有些奇幻”。接到一通邀約電話后,年輕且想要向外界拓展的陳亞妏來到福建平潭。到現在為止,她已經在平潭做教師快七年了。
有相似之處,也有差異,但都屬于中華文化的根基”
來大陸做教師,難免會面臨一些差異,比如教學用詞、說話口音以及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方式。
對于這三位臺籍教師來說,這些小問題”都是很容易克服的。中國人都注重情感,用心付出,學生一定可以感受到”,陳亞妏在節目中分享道。雖然存在一些差異,但兩岸都屬于中華文化的根基”,陳文成說道。
提到教師節,這三位教師也分享了自己在節日中的點滴。陳文成對教師節的感受是溫馨和神圣的,他和同為教師的大陸妻子一起慶祝,享受著加倍”的幸福。鐘振忠老師則會在教師節當天收到很多學生通過微信發送的節日祝福。
對于陳亞妏而言,每天與小朋友在一起就是她的教師節”。陳亞妏是臺灣人,臺灣的教師節是在每年的9月28日,這一天也是孔子誕辰紀念日。在臺灣島內,會舉行盛大的孔子祭拜活動。鐘振忠認為,兩岸雖然日子不同,但都是中國人,同根同源,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尊師重道一直是中國人的美德”。陳文成也同意鐘振忠的觀點。
兩岸教師多交流,為下一代做更多”近年來,臺灣面臨少子化”沖擊,不少學校被迫停辦,年輕學者很難找到教職。與此大陸對于臺灣教師敞開雙臂歡迎,許多臺灣教師選擇到大陸尋求工作機會。
陳亞妏提到:首先要感謝祖國大陸對我們的善意。我們在這邊可以更加安心地發展,大陸方面的歡迎與支持是至關重要的。”自2011年到北京求學以來,陳文成通過一系列的努力,逐步解決了自己面臨的問題。自2018年31條惠臺措施”出臺后,他成功辦理了信用卡,并且博士后期間單位也為他繳納了各項保險。
在校方和當地力量的支持下,鐘振忠開啟了自己的創業之路。2015年,學校開始將機器人作為課程內容之一,這啟發了鐘振忠成立一家培訓機構,用樂高機器人作為教材,親自設計課程進行教學。幾年來,當地已有數百名兒童在他的培訓機構中體驗到機器人編程的樂趣。未來,鐘振忠希望逐步建立起一個規模化的兩岸機器人比賽,邀請臺灣優秀團隊來大陸參賽。
陳文成熱愛跑馬拉松,多年來他用自己的腳步見證了北京城市的變化。未來,他希望從被照顧者”轉變為為他人服務者”;而陳亞妏則希望兩岸教師能更多地交流,為下一代做出更多貢獻。鐘振忠一直致力于利用自己的資源推動兩岸青少年交流,并向外界展示在大陸工作可以是非常快樂的經驗。
他們選擇留在大陸從事教師工作,為兩岸交流樹立榜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