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歷史,諾爾回憶說,1971年4月21日,澳大利亞乒乓球代表團參加了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的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后,他們通過香港前往北京進行訪問。
我們曾登上長城和天安門,并品嘗了北京烤鴨。我還帶回一塊具有紀念意義的石頭,一直保存至今。”諾爾表示,1971年5月1日晚,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他們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接見。這次具有歷史意義的訪問成為當時澳大利亞與中國建交的前奏,而惠特拉姆總理隨后在1972年12月21日宣布了兩國正式建交的消息。
諾爾指出:當時的澳大利亞代表隊僅有5名成員,其中包括1名領隊、1名教練員以及3名運動員。我和保羅是團隊的一部分。”他向記者展示了寶貴的歷史照片,回憶起年輕時與中國領導人會面的難忘時刻。
保羅進一步補充道:每次我們來中國,都能夠學到許多寶貴的經驗。我首次來中國時,就深刻意識到‘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重要性。盡管當時澳大利亞乒乓球隊在世界排名僅列第12位,但無論比賽結果如何,我們都享受比賽的過程?!北A_認為,乒乓球是一項非常有益健康的運動,同時也是建立社交關系和友誼的絕佳方式。在澳中建交50周年之際,他和諾爾都積極參與了在澳大利亞舉辦的慶?;顒?。
作為澳大利亞一級乒乓球教練的麥客爾·李博士是澳中乒乓文化交流積極推動者。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乒乓球被譽為中國的國球”。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產生了重大影響,被贊譽為小球轉動大球”,也推動了中美關系的緩和。很多人可能不了解的是,同時在那個時期,澳中乒乓外交也為兩國建交鋪平了道路。
麥客爾·李博士表示:我們期待在澳大利亞前總理惠特拉姆訪華50周年紀念活動期間,于10月下旬再次組織曾參與1971年澳中乒乓外交的三名澳大利亞隊員和中國的朋友們聚會,實現半個世紀的重聚。我們熱切期望繼續為澳中友誼和乒乓文化交流做出貢獻?!?/p>
諾爾和保羅也表達了與中國乒乓球老友重聚的激動之情,期望能為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友誼做出更多的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