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優勢,為何不乘機殲敵
初秋時候,強風在迅猛勁吹。第74集團軍某旅正在進行緊張的實彈演習,硝煙彌漫。
先頭部隊遭到小規模‘敵人’的襲擊!”情況突發,該旅指揮所的氛圍立即變得緊張起來。
王棟,某保障分隊的指揮員,收到電臺傳來的情報后,面對近在咫尺的戰果,并沒有像之前一樣下達出擊指令,而是命令釋放煙霧彈然后迅速撤離,改變行軍路線繼續向任務地域前進。
我們明明在數量上占優勢,為什么不趁勢消滅‘敵人’?”王棟的這個決定引起了戰士們的困惑,議論聲頓時四起。
這次戰斗,我們的任務是保障,而不是殲滅‘敵人’。”王棟因勢利導解開了大家心中的疑惑,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對指揮所進行化學和生物防護,時間緊迫,任務關鍵。襲擊者的數量不多,他們的目的是遲滯我們的行動。如果我們一味糾纏戰斗,不僅難以按時完成我們的任務,還可能影響整個戰局的發展。”
這種清醒的認識源于王棟之前進行的一次戰術演練所帶來的深刻教訓。
數月前的那次演習中,王棟所在的連隊同樣負責保護指揮所的化學和生物防護任務。面對敵人的襲擊,王棟決定全力殲敵,集中兵力發起反擊,但沒想到被敵人巧妙的游擊戰術所困擾。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整個連隊的官兵都束手無策。經過漫長的戰斗,他們終于全殲了襲擊者。大家正尋開心的時候,來自導調組的通報給他們帶來了沉重打擊。
指揮所遭受嚴重損失,任務失敗!”原來,該連因為與敵人戰斗耗時過長,耽誤了行動的時機,沒有在指揮所遭到襲擊后的第一時間展開行動,結果是得不償失。
眼中應有‘對手’,但也要考慮整體局勢。所有級別的指揮員都必須樹立起戰場上的整體思維,根據自己承擔的任務組織計劃、編排部署,而不能只追求局部的小勝利!”在反思會議上,該旅的領導直截了當地指出了問題,打還是不打,對于指揮員來說,是一個選擇題。作為合格的指揮員,絕不能只專注于自己的‘小天地’,而是要學會從整體情況出發,研究戰爭策略,結合任務的實際情況,尋找制勝的最佳方案?!?/p>
由此次演練得來的深刻教訓,成為了黨委討論戰爭和訓練的關鍵議題。該旅的領導帶領各個營的指揮官一起檢查問題,并進行類推思考,進一步細化敵情判斷和靈活采取戰術行動的方法,改進在訓練中發現的弱點和不足之處。
會議結束后,各個連隊通過模擬對抗的方式來應對小規模敵方襲擊,結合實際情況,包括人數、攜帶的武器裝備和任務等具體情況,現場組織骨干成員進行戰斗方式和行軍路線的推演,引導大家學會根據敵情、我方情況和戰場環境來全面考慮,并且靈活應對戰斗任務。
現在,目光再次投向了這次實際兵器演練。在改變路線行軍的過程中,王棟再次接到了關于敵情”的通報:前方發現敵方隱蔽小分隊,請求指示!”確認敵方兵力,劃分小組,進行迂回機動,邊戰斗邊前進......王棟認真分析戰場情況,靈活選擇行動方式,并最終按時到達任務區域,保證了指揮所的化學防護安全,并且得到了指揮部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