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德國的杜伊斯堡、漢堡等地作為中歐班列的重要節點城市,已經成為中德、中歐經貿合作的重要樞紐。杜伊斯堡是線路最廣、班次最多、運量和貨值最大的中歐班列重要節點城市;而德國對華貿易中,50%的進出口貨物通過漢堡港轉運。
赫爾多夫認為,歐中間鐵路運輸仍然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可以繼續通過標準化運輸技術、降低成本和縮短運輸時間等方式來開拓市場。
實際上,中歐班列只是共建一帶一路”發展的一個縮影。德國一帶一路”倡議協會一直呼吁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設立新經濟公司,赫爾多夫表示,這對協會的中小企業、乃至整個德國工業界來說都是巨大的發展機遇。
據介紹,德國中小企業協會的成員來自德國各行各業的經濟界人士,旨在通過協調工作,將歐洲標準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以保護德國中小企業在參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利益。
赫爾多夫表示,協會與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哈薩克斯坦進行的合作令人非常高興。不僅德國工業界對此表示關注和好評,許多中小企業也因此受益。目前,協會正在與柏林一家大學和中國一所高校合作,籌備開設一種新型的跨文化商務發展課程。他們還計劃進行一次名為絲綢之路沿線的人們”的國際知名藝術家繪畫巡回展。
赫爾多夫告訴記者:物流是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基礎。”協會正在與德國唯一真正的深水港——威廉港進行合作籌備,并將與德國外交部、經濟部以及其他協會、大學(如不萊梅的雅各布大學)密切協調,開展新項目。
回顧協會的發展,赫爾多夫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是全球深化合作和共享利益的歷史性機遇”。遺憾的是,一些西方主要國家將該倡議視為對其自身霸權主義的威脅。
他指出,德國和歐洲經濟界并不想錯過發展機遇,但歐盟在外部經濟政策方面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權。我們一直呼吁制定自己具有合作性和戰略意義的項目目錄,并與中國建立平等的伙伴關系。”
他認為,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希臘比雷埃夫斯和德國杜伊斯堡取得的巨大成就應該被視為成功的合作范例。而在深化合作過程中,德國和中國、歐洲和中國之間的有效溝通非常重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