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任翀
■本報記者 任翀
今年夏天,“臉基尼”一詞走紅網絡。街頭巷尾,很多市民戴上了這種與普通口罩有一定差異的新產品:最基本的是“防護口罩”,增大口罩的覆蓋面積,延伸至眼角;升級款帶有帽檐,并在口罩下方接上護頸罩,佩戴者的面部只露出眼睛。
“‘臉基尼’從6月初開始熱銷,目前單店單月銷售額超過2萬件。”在多家電商平臺同類產品銷量排第一的“蕉下”客服告訴記者。來自義烏等批發市場的消息則顯示,部分“臉基尼”批發店鋪的月銷量接近30萬件。
發揮物理防曬作用
“‘臉基尼’發揮的是物理防曬作用,就像遮陽傘一樣。”某供應商告訴記者,不同品牌的“臉基尼”價格差異大,與材質、設計有關系。
該人士指出,根據國家標準,“UPF(紫外線防護系數)>40”且“UVA(長波紫外線)的透過率<5%”的紡織品,才能被稱之為具有防曬功能。所以,消費者在選購“臉基尼”時,要注意查看產品的面料說明。即使是具備防曬功能的面料,不同企業的產品也有差異。比如,面料的重量、柔軟度、透氣性、“涼膚感”、洗滌后防紫外線性能的保持能力等都有差異。這些功能對應的原料價格不同,造成了成品價格上的差異。產品設計和品牌溢價也會影響定價。比較受歡迎的“臉基尼”不僅要具備足夠的覆蓋面積,充分保護臉部、眼角、肩頸等部位,還會注重產品的使用體驗。
“臉基尼”主要在盛夏戶外使用,所以消費者選購時要注意透氣設計。例如,有的品牌在口罩、面罩部分設計了鼻梁條,使得產品不會緊貼皮膚;也有的在鼻部設有開口,有助于呼吸;同時,輕薄的產品也更有利于長時間佩戴。對于帶有帽檐的“臉基尼”,消費者要關注帽檐尺寸和角度,避免由于帽檐過大、過低等阻擋視線。
業內人士提醒,市場上的“臉基尼”顏色花樣繁多,不過從防曬角度看,深色的產品會更勝一籌。這是因為深色的紡織品能更好地吸收紫外線,減少紫外線穿透到皮膚的可能性。
防紫外線不防病毒
需要注意的是,“臉基尼”雖然能阻隔紫外線,但不能阻擋病毒和細菌。
就市場上的“臉基尼”材質來看,絕大多數都是人造纖維。別看有的“臉基尼”能將人從上到下遮得嚴嚴實實,但不具備防護病毒和細菌的作用。
也有消費者問,既然“臉基尼”不能防病毒,那么能防病毒和細菌的口罩能不能阻擋紫外線呢?根據現有的實驗結果,非醫用的普通口罩和防花粉口罩防曬效果很一般,只能發揮基本的遮擋作用。相對而言,醫用外科口罩、N95防護口罩由多層織物組成,密度較高,對紫外線有一定的阻擋作用。不過,醫用外科口罩和N95防護口罩的透氣性要遠低于普通口罩和“臉基尼”,在夏季長時間佩戴,很可能會引發身體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