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網來賓6月30日電(周凇槿 楊陳)6月30日,世界最大跨徑公路預應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橋——培森柳江特大橋通車,為廣西乃至國內同類型橋梁高品質綠色快速建造提供了新經驗。
培森柳江特大橋位于來賓市象州縣境內,橫跨柳江,橋長2578.9米。大橋由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直屬企業廣西新發展集團投資建設,廣西路建集團承建。大橋主橋采用(145+280+145)米雙塔單索面預應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橋,主跨長度位居目前同類型橋梁跨徑世界第一。
為攻克地質條件惡劣、施工環境復雜、技術難度大、安全風險高等多重挑戰,廣西路建集團依托培森柳江特大橋,探索了部分斜拉橋快速建造技術,解決了寬幅箱梁常見的腹板質量通病,提升了特殊地質條件下橋梁建設水平,積累了一批“高品質綠色建造”科研成果,為部分斜拉橋的推廣應用提供了典型案例和理論基礎,對該橋型在復雜巖溶地質山區的推廣應用起到促進作用。
圖為培森柳江特大橋。 廣西路建集團供圖據悉,通過引進新設備、探索新創造,培森柳江特大橋建設過程實現多項“首創”:打造廣西首個智能預制梁廠,全面提高制梁效率,提升預制梁品質,比傳統梁廠減少了三分之一的占地面積。創新使用移動鋼臺座,比傳統混凝土固定臺座節約了80%地胎數量,成為綠色建造的典范。引進廣西交通行業首臺260型全套管全回轉鉆機,培森柳江特大橋處于大厚度卵漂石+巖溶強發育地質,其中象州岸主墩24根樁基遇到了大小溶洞共105個,溶洞之間相互重疊、串通,單個溶洞的胸腔高度最大達25米,地質復雜情況為國內橋梁施工史所罕見,引進新設備、新工藝,解決了特殊地質條件下樁基成孔問題,確保樁基施工安全和質量。
“精度”是貫穿大橋建設的一大關鍵詞,廣西路建集團通過對精度的嚴苛控制,實現全橋184個索導管和斜拉索完全對中,居中定位誤差均在2毫米以內,全橋斜拉索索力誤差在2%以內;主橋147個超寬幅現澆梁階段成橋線形誤差均控制在10毫米,實現毫米級的合龍精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