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作者 陳秋霞
“月亮出來照半坡,照半坡,望見月亮想起我阿哥......”近日在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學院舉辦的藝術碩士生中期音樂會上,菲律賓女孩伊麗莎的歌聲時而甜美深情,時而調皮動感,將中國民歌《小河淌水》演繹得別具一番風味,引得臺下觀眾歡呼。
“要想學好中國音樂,必須懂得其創(chuàng)作背后的歷史文化背景,領悟歌詞的意思,才能把歌曲的感情表達出來?!币聋惿?6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她總結出演唱中國歌曲的技巧,一是多聽,二是跟著歌曲旋律去念歌詞,最重要的一點是理解歌詞的含義。
6月25日晚,菲律賓留學生伊麗莎在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學院舉辦的藝術碩士生中期音樂會上演唱?!≈行律缬浾?陳冠言 攝伊麗莎出生于1997年,目前在廣西藝術學院攻讀聲樂表演專業(yè)碩士。受父母影響,這個活潑開朗的女孩從小在音樂熏陶中長大,3歲登臺演出,6歲進入專業(yè)音樂培訓機構學習音樂,本科就讀于菲律賓大學創(chuàng)意與表演音樂藝術專業(yè),主修亞洲音樂。而學習亞洲音樂,中國傳統樂器必不可少,在接觸到二胡后,她便愛上了中國音樂。
“我很喜歡二胡,它的聲音抒情柔美,就像在向人們訴說動聽的故事?!币聋惿硎?,擁有千年歷史的二胡是中國傳統樂器的代表之一,其構造并不復雜,但學起來卻也不簡單。她跟著中國老師學習拉二胡兩年,也只學到了皮毛。盡管如此,她仍然保持對中國音樂的熱愛和對中國的向往。
近年來,隨著中國與東盟交流合作日益緊密,雙方搭建了越來越多交流平臺,伊麗莎曾到泰國、新加坡演出。2018年5月,伊麗莎獲得了來廣西演出的機會,在中國—東盟音樂周活動中,她以出色表演獲得關注。次年,伊麗莎被廣西藝術學院錄取。
伊麗莎告訴記者,今年3月回到南寧開展線下學業(yè)后,她每天都很忙。作為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樞紐城市,許多文化交流活動在此開展,為來華東盟青年展示才藝提供了舞臺。課余時間,伊麗莎積極參加潮音·2023新民歌挑戰(zhàn)賽、中國—東盟經典民歌交響音樂會等活動,抓住每次登臺的機會展現自己。
今年4月,廣西慶祝民族傳統節(jié)日“三月三”,伊麗莎穿上壯族服飾,秒變壯族“阿妹”,與來自東盟國家的留學生一同唱山歌,深度感受中國的民族文化。她稱,這是一次有趣的活動。
伊麗莎表示,在廣西,她結交了來自世界各國的朋友,感受到中國的多元文化和兼容并包。正是中國開放包容的環(huán)境,讓她有了留學中國的機會,獲得了更廣闊的舞臺,同時也讓她變得更加開朗、自信?!霸谥袊?,朋友們待我如老友一般,我不會犯‘思鄉(xiāng)病’,能安心追逐音樂夢想?!?/p>
伊麗莎開辦了表演藝術工作室,她表示,未來將把中國音樂傳授給更多菲律賓表演藝術愛好者,讓他們通過音樂了解中國?!拔铱释艿巧现袊叩奈枧_,用音樂感染更多中國人,拉近菲律賓和中國兩國民眾的距離。”伊麗莎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