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改造現有路口快慢結合優化秩序緩解擁堵
今年首批完工的7項市級疏堵工程中,3項為路口優化改造項目,包括永豐路與西北旺南路路口改造,東四環輔路與垡頭路路口改造,朝陽公園橋下路口慢行完善工程。
永豐路與西北旺南路路口為小角度異形交叉路口,項目東側為上地軟件園,周邊IT企業交通出行需求量大,為緩解該路口交通擁堵、提升路口秩序,提升軟件園周邊交通服務水平,市交通委、市公安交管局及海淀區相關部門多次到現場調研解決方案,共同推進該項目實施。
一是擴容路口右轉通道,由永豐路右轉至西北旺南路(南向東)方向高峰期交通量高達1700輛/小時,原設置的1條專右車道、1條直右車道無法滿足交通需求,本次調整為2條專右車道,解決路口排隊延時問題,緩解路口主要矛盾。同時利用道路南進口中央隔離帶空間,新增南向南掉頭車道。二是打通進口瓶頸。受隔離帶阻隔,該路口北進口由路段5條車道漸變為4條,存在道路瓶頸,本次通過降井、拆除障礙物等措施將5車道延伸至路口。三是優化慢行交通組織。原路口非機動車行駛路徑不明確,本次調整非機動車流線、增設地面彩色鋪裝,并在路口設置二次過街島3處,提升慢行出行環境。
目前該路口改造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預計路口整體通行能力提高約10%,交通秩序明顯改善。
東四環輔路與垡頭路路口改造項目同樣主要解決異形路口交通秩序問題。該路口面積較大,且東四環輔路、非機動車道、小武基橋等多股車流在路口交織嚴重,本次通過明確路口車輛行車軌跡、增設柔性交通柱、增設地面彩色鋪裝等方式,減少車流交織,提高路口通行秩序。路口北側公交站緊鄰主路進口,該點位需同時滿足進入四環主路、輔路直行、公交停靠等車輛需求,本次通過拓寬公交站處輔路寬度,由原3條車道增加至4條,減少主路入口車輛排隊、公交車進出站對輔路直行影響。
朝陽公園橋下路口完善工程主要解決行人過街不便問題,該路口面積約4950平米,南北向過街距離約60米、東西向約80米,但缺少二次過街設施。本次通過壓縮機動車道寬度、在道路中間設置二次過街設施,保障行人出行安全。
據北京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簡稱“城養中心”)介紹,此次完工的首批項目主要特點是針對大型居住區、企業聚集區和醫院周邊出行不暢點段,采取問計于民措施,結合兩會代表建議精心梳理的項目。利用現有道路資源,結合周邊環境特點,與市公安交管局、屬地政府等多方溝通協調形成合力,通過優化現有路口、增設道路出入口、局部路段拓寬、完善慢行等措施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增設道路出口打通堵點均衡路網流量方便出行
據城養中心介紹,首批完工的市級疏堵工程包括2項增設出口工程。
增設西五環曉月苑出口,曉月苑地區受周邊鐵路、高速路制約,與外部交通聯絡通道較少、出行困難。市交通委會同市公安交管局、豐臺區城管委(交通委)及宛平街道,利用五環主路外側邊溝,在西五環內環新增一處主路出口,去往曉月苑地區可縮短通行距離約3.5公里,預計可減少通行時間10至15分鐘,緩解該地區數萬居民出行問題。目前項目主體已完工,正在調整交通標志標線,出口匝道計劃于4月28日夜間開放使用。
增設西四環內環玲瓏路北出口,現況出口距離玲瓏路約70米,因出口交通量大,導致出口車輛右轉并線困難,車輛在玲瓏路出口處滯留影響主路通行。本次在玲瓏路北、四季青橋南之間增設一處主路出口,去往彰化路等交通需求可通過新增出口駛出,緩解玲瓏路出口交通壓力。
局部路段拓寬解決痛點道路空間利用最大化
蘇州街婦幼保健院門前道路拓寬,醫院就診排隊車輛較多,輔路機非混行,車輛進出醫院停車場在主輔隔離帶進出口處交織,交通秩序混亂。本次疏堵改造工程通過拆除主輔路隔離帶、調整公交站臺位置、加寬非機動車道等措施,改善醫院門前出行環境。
北四環內環輔路(學院橋東)拓寬,主要解決交通合流導致的擁堵及北大醫學部出行不便問題。學院橋東主路出口2車道與四環輔路2車道共4條機動車道合流后,在約70米范圍內漸變至2車道,存在道路瓶頸,本次通過利用輔路中央隔離帶、壓縮車道的方式,將困難路段由2車道調整至3車道,同時方便北大醫學部北門交通出行。
城養中心表示,今年組織開展疏堵工程將重點關注路口秩序及慢行系統優化,如建設太陽宮北街下穿京承高速地下通道,解決行人過街難問題;在圓明園西路增設非機動車道,保障騎行空間;優化東三環十里河路口交通組織等,計劃7月底前陸續完工第二批市級疏堵工程,年底前共計完成20項。
城養中心表示,下一步,還將根據道路擁堵狀況、兩會建議提案、市民需求等加大市級疏堵工程項目儲備,不斷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