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新網桂林4月27日電(黃令妍)2023年“全國網絡普法行·廣西站”活動24日至27日舉辦,參加活動的調研組一行走進桂林漓江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了解“數字漓江5G融合生態保護利用綜合平臺”。該平臺系統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與漓江生態保護治理深度融合。
據介紹,“數字漓江”項目主要包含數據中樞、可視化指揮調度中心、漓江全息數字沙盤、5G運用云平臺、5G新能源竹筏建設、元宇宙旅游應用平臺等20個子項目。在可視化指揮大廳,工作人員現場演示項目功能模塊,并通過視頻連線遠程指揮調度執法現場,展示了漓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的成效。
圖為“數字漓江”平臺展示。 黃令妍 攝平臺指揮中心大屏幕上,可同步展示漓江流域山體水質監測、生物多樣性監測、游船航行監控、景區景點監控、防溺水監控。通過遍布漓江核心區域的攝像頭,可以實時看到天上、水面、水下的畫面,快速、精確且有效地監測漓江的“喜怒哀樂”,實現全方位、立體式漓江生態環境保護監測,實現“智山慧水,生態漓江”的發展愿景。
“通過5G數字監控平臺,哪個位置出了問題,江面哪里受到了污染,山體是否被破壞,我們第一時間就知道。”桂林漓江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工作人員介紹,平臺能及時準確地為執法提供依據。
圖為漓江全息數字沙盤。 黃令妍 攝漓江是桂林山水之魂。據悉,桂林創新構建公、檢、法、司聯動的漓江生態環境司法保障機制,健全完善市、縣、鄉、村四級生態環保監管和執法體系,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近年來,桂林漓江風景名勝區綜合執法支隊發揚“漓江衛士”精神,以鐵拳執法根治頑疾亂象,深入開展“治亂、治水、治景”系列專項行動。隨著“數字漓江”項目建成使用,漓江生態保護開啟了智慧管理的全新模式,漓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步入數字化時代。
2023年“全國網絡普法行·廣西站”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法治局指導,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網信辦、區高級法院、區檢察院、區教育廳、區公安廳、區司法廳主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