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廣州4月25日電 (方偉彬 王君)4月25日,廣東自由貿易區南沙片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南沙法院”)與深圳前海合作區人民法院、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人民法院在廣州南沙共同簽署《關于構建知識產權保護司法協作機制的框架協議》(以下簡稱《協議》)。
據悉,這三家法院將深入推進廣東自貿試驗區各片區人民法院之間的司法協作,抓住用好“雙區”和三大平臺建設機遇,強化知識產權跨域司法協同保護,服務保障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協議》從審判資源協同、多元解紛協同、數據調研協同、業務培訓協同、信息溝通及示范建設六個方面著手,充分發揮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三地法院各自區位和資源優勢,建立健全跨區域多方參與、協調聯動、公正高效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合作機制,促進區域協同創新產業體系建設和自貿區司法保護機制建設。
在案件的跨域辦理方面,《協議》明確,三地法院對于三地之間具有跨域性質的知識產權案件,在委托送達、證據保全、調查取證、技術勘驗、異地審理等方面開展合作,實現審判資源共享。建立類案研討平臺,定期通報相關案件審理情況,針對重點問題共同研討裁判標準,完善裁判規則,促進三地知識產權審判裁判尺度統一。
在創新示范建設方面,根據《協議》,三地法院將聚焦重點行業、關鍵技術等強化產業創新司法保護,完善重大信息、重要成果、典型案例聯合發布機制,增強各類主體依法保護創新成果能力。發揮三地法院在粵港澳大灣區改革創新中的示范帶動作用,合力打造知識產權跨域協同保護示范區,推動構建有利于人才聚集、技術聚合的司法環境、營商環境。
當天,南沙法院還發布了《知識產權審判白皮書(2018年-2022年)》,公布了近五年來南沙法院知識產權審判相關工作情況及十個典型案例,并現場宣判一宗侵害商標權糾紛案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