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2結核病的元兇是什么?
結核病背后的元兇是結核分枝桿菌。結核病人咳嗽、打噴嚏時,可產生大量飛沫核,直徑約5微米,飄浮在空氣中。健康人吸入后,結核分枝桿菌大部分會被人體免疫系統殺死,但有一部分能逃避免疫系統的“追殺”,在體內存活。
3感染了結核分枝桿菌需要治療嗎?
對于絕大多數健康的人群來說,由于感染結核分枝桿菌發展出活動性結核的風險非常低,所以無需過度擔心。即便感染了結核分枝桿菌,也意味著發展出活動性結核病的風險低于10%,未必需要馬上吃治療結核病的相關藥物。
4肺結核和感冒在癥狀上如何區分?
普通感冒主要表現為急性的呼吸道癥狀,持續時間一周左右,結核病的診斷介于兩周以上的咳嗽咳痰,因為兩周往往提示這是一個慢性的感染,這時要進行結核病的篩查。
第二點是發熱,結核病的患者有相當一部分會出現低熱癥狀,但是感冒患者的發熱往往是超過38℃的高熱,而且持續相對較長。
另外,結核病的發熱還有一種叫午后低熱的情況,就是患者在午后體溫升高達到一個波峰,之后會有下降。但是一般的呼吸道感染,它的發熱時間點不確定或不固定。
5學生如何避免結核病及傳染?
學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場所,學生相互間接觸頻繁,一旦出現傳染性肺結核患者,很容易造成結核病在校園的傳播流行。因此,對于肺結核的預防非常重要,一是要做好學生定期體檢,比如新生入學體檢等,及時發現身體的不良狀況;二是盡可能減少前往人員密集且環境封閉場所的頻次;三是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飲食;四是要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體抵抗力。
另外,學校也要加強結核知識進校園的健康科普宣教,讓學生主動掌握結核病的一些常見的癥狀,了解結核病防治關鍵知識點,學會進行結核病的篩查,自我進行健康監測,一旦出現了相關的癥狀以后,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6如何預防結核病?
接種卡介苗。目前,我國新生兒注射的第一針疫苗就是卡介苗,可以讓新生兒獲得針對結核分枝桿菌的免疫能力,降低重癥結核病的發病率。
發現癥狀及時治療。如果出現咳嗽、咳痰超過兩周,特別是出現血痰等癥狀時,應及時就診。只要堅持正規治療,絕大多數患者都可以治愈。
健康人群要主動做好防護。在結核病傳播的高風險環境中,比如去醫院就診、接觸疑似結核病患者時,主動佩戴口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勞逸結合,適量運動,保證營養,不隨地吐痰,室內經常開窗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