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每隔一段時間,社會上就會出現某種事物、觀念、行為方式,被人們廣泛接受和采用,然后又迅速消失。流行的東西不一定是新出現的,可以“死灰復燃”。它的別名叫時尚,是物質現象,更是社會心理現象。
流行都是有源頭的,比如一些尚未被主流社會和大眾普遍接受的事物,經過了某些特殊的途徑引起了某些階層、團體、族群或者有影響力的個人注意,漸漸推廣到廣大的人群。所以流行后面往往有推手。
那么流行是可以左右的嗎?不見得。局部的、某個特定階段的流行,的確可以被掌握,使之延緩或提前,稀釋或加密,但從長時間尺度來說,流行是藏在每個人心中不可預測的天機。
畢竟流行最大的特點是新奇。所謂新,就是從未有過。即便死灰復燃,一定是它擁有了某種新的特質,披上了新的外衣,與時下人們有了新的神秘契合。人們無法忍受老舊的東西假裝新奇,即便假裝了也無法全情參與。所謂奇,除了奇怪、奇特、奇異,主要還是在于出奇,超出人的意料之外。
胡泳作為國內新聞傳播學界的重要學者,一直致力于數字媒介研究與批判,他善于在文化、技術和政治的交叉點中發現有趣的東西。我們且來聽聽,他怎么解剖流行,還原底色,告訴讀者在數字化浪潮中如何保持清醒認知。
劉功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