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福州3月28日電(葉秋云)28日,《在希望的田野上》新書發布會暨2023年“講好鄉村振興故事”活動啟動儀式在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安凱鄉同心村舉行,向海內外展示福建鄉村振興成果。
《在希望的田野上》講述了37個鄉村振興的故事,全書分為“同筑百年鄉村夢”“‘生態地圖’從田野展開”和“鄉村振興進行時”三個篇章。
2022年,福建省鄉村振興研究會聘請了10位作家沉入基層一線深入訪談、實地采風,歷經9個多月,寫出了這些鄉村振興故事。
圖為福州市連江縣安凱鄉同心村一景。 葉秋云 攝現場,歐洲華文電視臺中國區總部編導敖翔用手里的鏡頭記錄下同心村的新貌。他表示,希望讓在歐的海外鄉親看一看家鄉近幾年來的變化,感受一下祖國近年來的進步與發展。
“把鄉村振興中的優秀的人物及他們的經歷記載下來,能夠讓大家看得清、聽得懂、記得住,讓這些故事傳遞下去。”福建省鄉村振興研究會專家石偉接受采訪時如是表示。
書籍《在希望的田野上》記錄了連江安凱鄉同心村黨支部書記林連忠的故事。同心村是連江縣第一粒海上吊養鮑魚的“試驗田”,經過30年的發展,鮑魚產業成了同心村的支柱產業。2022年,年產量2000余噸,年產值達2億多元人民幣。
林連忠表示,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和一名鮑魚養殖戶,夢想著有一天,人們提到鮑魚就會想到“同心鮑魚”。
圖為《在希望的田野上》新書發布會現場。 葉秋云 攝林連忠透露,下一步,同心村將探索數字賦能、“漁旅融合”新模式,打造規模化、數字化、品牌化的鮑魚產業鏈,建設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
福建省鄉村振興研究會會長潘征認為,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是鄉村振興的重要驅動力。把作家們組織起來,到火熱的鄉村振興一線體驗生活,用手中的筆去謳歌鄉村振興中的新人新事,反映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描繪鄉村振興的生動畫卷,寫出來的作品能夠感染人、啟迪人、教育人,能夠吸引和調動更多人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
“講好鄉村振興故事,即是文化振興的一項重要內容,又是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潘征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