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北京市正完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支持面向海內外引進農業科技方面的領軍人才及其創新創業團隊成員,推進農業“中關村”建設,打造具有全國引領作用和全球影響力的農業科技創新中心。
這是記者17日從北京市2023農業中關村建設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
中關村被譽為“中國的硅谷”。它位于北京城區西北部,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著名學府和研究機構云集而聞名。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士功在發布會上表示,建設農業“中關村”是北京市落實農業強國、科技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承擔著服務國家農業科技自立自強、服務首都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使命。
2020年7月,北京市首次提出打造農業“中關村”。2021年10月,中國農業農村部與北京市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打造中國·平谷農業“中關村”。歷經近三年努力,農業“中關村”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張士功說,農業“中關村”核心引擎已初步建成,北京市持續深化與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及研究中心合作,以新型研發機構運行機制,“探索政府+科研單位+企業”的“金三角”合作模式。
與此同時,農業“中關村”創新環境逐步優化,北京市不斷創新金融產品,探索金融支持模式,設立北京平谷農業科技創新投資基金。搭建“云園區”服務平臺,打造農業中關村學校,完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支持面向海內外引進科技領軍人才及其創新創業團隊成員。推動建設農業科技領域成果轉化基地,加大重大科研項目支持力度,激發農業科研成果轉化活力。
張士功指出,北京市將以農業“中關村”建設為抓手,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強市建設,力爭到2026年,在農業科技創新資源集聚、科技創新產出、科技服務能力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將農業“中關村”打造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板塊、具有全國引領作用和全球影響力的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