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網北京3月1日電 (吳蘭 徐雪瑩)“近年來,我國地理標志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也有效擴大了我國地理標志的國際影響力。”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韓永生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地理標志是重要的知識產權類型。
近年來,我國地理標志產品量質齊升。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國累計批準地理標志產品2495個,核準地理標志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7076件,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市場主體2.3萬家,地理標志產品年直接產值超7000億元。
韓永生認為,地理標志的保護和運用,對于推動區域特色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傳承傳統文化、促進對外開放都具有重要意義。
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地理標志有助于促進農業高質高效、農民富裕富足。以安徽為例,韓永生指出,近年來安徽全省85個地理標志產品中,涉及鄉村振興項目的有54個,助力52.5萬脫貧人口年人均增收4000余元。該省地理標志產品霍山石斛,從業人員達1萬余人,年均收入2萬元,產值40余億元。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發展潛能挖掘不足、走出去戰略仍需加力等困難和挑戰。
韓永生在調研中。 安徽省市場監管局 供圖韓永生表示,尚有地理標志未充分彰顯品牌價值。大部分地理標志產品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與預期效果還有較大差距。她認為,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地理標志產品與農民農業及市場的聯系不夠緊密,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夠,資源投入不夠等。
為此,韓永生建議,加大地理標志保護立法力度、品牌培育力度、領域國際開放力度等,以提升其保護和運用水平。
例如,深度參與地理標志國際規則完善,開展地理標志審查業務規則國際交流,推動落實中歐地理標志保護與合作協定,擴大產品互認互保。并健全涉外地理標志保護機制,引領更多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企業通過國際交流合作平臺,不斷拓展海外市場,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切實提升我國地理標志品牌的國際美譽度和國際競爭力。
新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韓永生深感肩上沉甸甸的責任。她表示,將聚焦事關長遠發展的大事要事、群眾關心的實事難事,積極建言獻策。
作為來自市場監管戰線的一名代表,韓永生還關注基層綜合執法改革問題。她說,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是市場監管執法領域一次全方位、系統性、重塑性的變革,沒有現成經驗可以遵循;綜合執法隊伍性質不統一,成為目前困擾和影響基層執法工作的主要問題。
據韓永生介紹,近年來,安徽省委省政府堅持把創建一流營商環境作為重中之重。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主力軍,安徽省市場監管部門傾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培育和壯大市場主體,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