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梁常春現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空間站機械臂控制系統主任設計師、高級工程師。2012年,梁常春從同濟大學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碩士畢業。畢業前偶然參加的一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宣講會,燃起梁常春的航天夢想。

48小時,嫦娥五號機械臂采回1.7千克月壤

入職航天五院總體設計部不久,梁常春便被予以重任——研發嫦娥五號表取采樣機械臂。

嫦娥五號是中國嫦娥探月工程中首顆地月采樣往返探測器,是“繞、落、回”中的第三步,其中關鍵任務就是實現月面無人采樣并返回地球。

任務艱巨且重要,梁常春內心又激動又忐忑。他激動于深度參與國家航天重大工程的分量和意義,又忐忑于自身經驗的遠遠不足,需要盡快轉換心態和角色,迎接挑戰和考驗。

梁常春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嫦娥五號機械臂的主要功能就是用來在未知的月表環境下完成自動采樣、封裝以及樣品轉移這一系列復雜動作,需要在有限的時間窗口內采集更多的月壤樣品。

研制過程難以避免遭遇了諸多現實困境。“對于我們國家而言,當時尚沒有類似一種機械臂在星表的應用經驗,從工程角度來講確實是從無到有的過程。”梁常春說。

從中國數十年航天工程的深厚積累中,從大量衛星、探測器等航天器的復雜機電裝置中,梁常春尋覓到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

機械臂有著近乎矛盾的兩面:一方面精度要求極高,一方面重量嚴格受限。

梁常春說,在月表1/6地表重力特殊的應用環境中,采集、抓取、轉移等高精度的動作要求,都對機械臂控制系統提出高要求。

控制系統是以軟件算法為核心,既然無先例可循,如何破“零”之局?

梁常春一步步推導、攻關,自己編寫幾千行MATLAB程序代碼,形成了空間機械臂控制算法的第一代SIMULINK模型庫,攻克了高精度視覺伺服容器抓取與轉移技術,解決了嫦娥五號的多點不確定地形采樣與容器高精度轉移難題。

“從無到有去開發、積累、調試,這的確是一個艱辛的過程。”梁常春感慨。

對于這根如釣魚竿般纖細的機械臂而言,艱辛之處還在于如何去真實模擬月表環境進行驗證。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研發團隊采取懸吊法、斜面法等多種手段反復驗證,預設各種能想到的故障并一一測試,將機械臂不斷迭代,趨于“完美”。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飛向月球。12月1日,嫦娥五號成功落月,并將開啟為時48小時的月壤采集任務。

對于梁常春而言,這48小時就像8年前剛接到研發機械臂任務時一樣激動而忐忑。

全神貫注盯著屏幕上的月面采樣實時影像,鉆土、鏟土、挖土、夾土、放土……機械臂的每一個動作,梁常春都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這些動作他曾多次操縱機械臂完成;“陌生”的是,如今這些動作是在月球上真實上演完成。

12月17日,約1.7千克月壤被封裝帶回地球,梁常春初戰告捷。

10米長、7個關節,空間站機械臂能搬運25噸重物體

中國載人空間站機械臂體型龐大,有10米長、7個關節,既能搬運25噸重大艙段,又能快速抓捕殘余速度很大的懸停飛行器,被稱作是“靈活的大胖子”。

2016年,在研發嫦娥五號機械臂的同時,梁常春開始擔任中國“天宮”載人空間站大型機械臂控制系統負責人。

相比嫦娥五號機械臂,空間站機械臂在應用環境和執行任務方面存在巨大差異。

“空間站機械臂是要在我國唯一的太空實驗室中長期在軌應用的一套重要智能機械裝備,可以完成艙外大范圍巡檢、支持航天員出艙活動、安裝艙外暴露載荷等多種重要工作,可以說是空間站表面配置的一個靈活的手臂。”梁常春說。

為此,類似零重力環境如何模擬、怎樣讓有限的臂長覆蓋大范圍的艙段作業區域等,都成為研發團隊需要一一攻克的難題。

從機械臂長度和移動方式等方面著手研發,在最初設計過程中,梁常春也曾考慮過國際空間站所使用的移動導軌,但發現其并不適用中國空間站。

“團隊每個成員都在琢磨,這個機械臂到底長成什么樣子才是合理的。”梁常春給出答案:好看的往往都是合理的。

從模仿人的手臂開始,研發團隊分析關節和臂桿布局的配置,為了實現全空間的靈活運動,關節的自由度必不可少。

為此,空間站機械臂設計成7個關節,即實現7個自由度,在每個關節上都設置有豐富的傳感器和電路,在太空中能夠實現類似人類手臂的運動能力。

如何實現機械臂在艙體上覆蓋“爬行”?無意間,團隊從圓規中得到靈感,將機械臂創新設計成擁有兩只腳(手)即末端執行器、一個大腦即中央控制器的結構。

“中央控制器作為整臂的大腦,我們將它放到了離臂本體最近的地方。”梁常春說,機械臂對稱配置,可以首尾互換,很好地解決了功能性難題。

梁常春曾形容說,“兩根臂桿展開后在艙表爬行時,仿佛就是一個巨大的圓規在空間站表面輾轉騰挪”。

在梁常春看來,空間站機械臂最主要的特色就是“爬行”功能,“團隊利用最少的資源和代價,在有限臂長的基礎上實現了整站作業區域的覆蓋,是一大創新”。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無數次推倒重來的“歸零”中,梁常春帶領團隊一輪輪迭代優化,誓言做到“世界最好”。如今,空間站機械臂能夠圓滿完成艙外巡檢、輔助航天員出艙作業任務等各項任務,在技術、功能等方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從事航天工作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態和如履薄冰的責任感,要善于從復雜的工程技術難題中尋找規律。”10年前,梁常春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就將其深深印在心底,也踐行在行動中。

從“上天攬月”,到“手摘星辰”,在追逐航天夢的過程中,梁常春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如今,他在深空后續探測、小天體采樣、載人月球探測等任務中繼續踐行航天精神,為建設航天強國奉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川 來源:中國青年報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1
華網(http://www.b3q24.cn)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聯系電話:17051177829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做爰高潮尖叫声免费观看 | 久久视频一区 |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99 | 成人在线视屏 | 91精品99精品国产高清色约约 | 日韩一级成人 | 成年人黄色免费网站 | 手机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 免费的色网站 |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 |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 亚洲成人www | 九色 在线 | 91精品爽啪蜜夜国产在线播放 | 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美女被到爽高潮 | 国产黄色免费在线观看 | 草久免费视频 | 日本精品区 | 日韩在线资源 | 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四虎在线观看网址 | 影音先锋男人的天堂 | 国产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天堂成人国产精品一区 | 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自产自拍 | 亚洲手机在线观看 | 成人一二区 | 欧美性网|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观看 | 免费看黄色一级毛片 |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欧美另类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 | 国产免费看 | 欧美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一级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