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網武漢2月14日電 (梁婷 丘劍山)記者從14日在此間舉行的2023年“創響荊楚·迎春”媒體交流會上獲悉,脈沖強磁場實驗裝置優化提升項目將于今年6月正式開建,項目初步設計及概算已編制完成,將報送中國教育部審批。
脈沖強磁場實驗裝置是湖北省首個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該裝置于2007年1月由國家發改委批準華中科技大學建設,2014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運行。該實驗裝置可提供強磁場、極低溫、高靜壓等實驗環境,是支撐物理、化學、材料和生物醫學等多學科領域科學研究的“國之重器”。
裝置建成運行以來,有力推動了中國相關前沿基礎學科研究的發展。截至2022年12月,裝置已累計運行75445小時,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119家國內外科研單位提供科學研究服務1677項,取得了包括發現對數周期量子振蕩、最高臨界電流密度二維超導體等系列重要成果。
華中科技大學于2020年4月啟動脈沖強磁場實驗裝置優化提升項目申報。該項目是“十四五”期間中國首批啟動的3個重大設施項目之一。項目總投資21.385億元人民幣,建設周期5年,將圍繞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強電磁工程科學等領域重大科學問題和國家戰略需求,建設110T超強磁場、70T平頂脈沖磁場和9.5T超導脈沖復合磁場,10類實驗測試系統以及設施支撐基礎平臺,全面提升磁場參數、豐富測量手段、拓展研究領域,打造全球規模最大、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脈沖強磁場科學中心。
近年來,湖北構建以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湖北實驗室、國家級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前沿科技平臺等為基礎的戰略科技力量矩陣。截至目前,湖北已建成和在建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共7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