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新網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的一篇考古學論文認為,歐洲伊比利亞半島約5000年前的貓頭鷹形狀石雕牌飾,可能是兒童所制且用作玩具。這項研究發現,或為古代歐洲社會的兒童如何使用人工制品帶來新見解。
兩只縱紋腹小鸮幼鳥,這一常見貓頭鷹品種可能是石牌上模仿對象之一(圖源:Juan J. Negro)。 施普林格·自然 供圖該論文介紹,約4000枚形似貓頭鷹的雕刻石牌(有兩個雕刻的圓圈作為眼睛,下面是一個身體輪廓),被發現于伊比利亞半島各地的墓葬及坑中,年代可追溯至5500年至4750年前的青銅時代。此前,人們推斷這些貓頭鷹牌飾可能有儀式性意義,代表神靈或死者。
瓦倫西亞石牌的復制品,在石牌頂部的兩個孔里插入了貓頭鷹羽毛(圖源:Juan J. Negro)。 施普林格·自然 供圖論文通訊作者、西班牙高等科研理事會胡安·尼格羅(Juan J. Negro)和合作者重新審視傳統觀點并研究認為,這些貓頭鷹形石雕牌飾其實是由年輕人根據本地貓頭鷹物種雕刻,其可能用途是玩偶、玩具或護身符。他們評估了其中100個牌飾,基于它們在6個貓頭鷹特征(雙眼、羽毛簇、羽毛圖案、扁平的臉盤、喙和翅膀)當中展示出多少種而對其進行評分(1-6分)。他們還比較了這些貓頭鷹牌飾與現代4-13歲兒童畫的100個貓頭鷹圖像,觀察到其中對貓頭鷹的描繪有許多相似性。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貓頭鷹畫得更像,技巧也更熟練。
一塊貓頭鷹式樣的石牌,藏于西班牙韋爾瓦博物館(圖源:Juan J. Negro)。 施普林格·自然 供圖論文作者觀察到本次研究的許多貓頭鷹牌飾頂端的兩個小洞,這些小孔看起來不實用,無法穿繩懸掛,也沒有相應的磨損痕跡。他們推斷,這些孔里可以插羽毛,模仿某些當地貓頭鷹物種頭頂的羽毛簇,比如長耳鸮。
6-9歲兒童繪制的貓頭鷹2(圖源:Juan J. Negro)。 施普林格·自然 供圖論文作者總結認為,這些5000年前的貓頭鷹牌飾未必是熟練藝術家雕刻的儀式用品,許多可能是兒童所制,隨著雕刻技術漸佳而與貓頭鷹越來越相似。這也可能代表了青銅時代社會中童年行為的一個方面。(完)
長耳鸮,這一常見貓頭鷹品種或啟發了多個石牌的制作(圖源:Juan J. Negro)。 施普林格·自然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