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剛閉幕,山東省昌樂第一中學海航實驗班學生段春鑫就迫不及待和同學分享他在線上看到航展展示的多型艦載機。感受人民海軍的發展變化,段春鑫更加堅定加入海軍航空兵部隊的決心。
段春鑫所在的山東省昌樂第一中學,是2015年海軍有關部門著眼艦載機飛行人才生長培養急需,探索超前“選苗育苗”模式,啟動建設的海軍青少年航空學校(以下簡稱“海軍青少年航校”)試點之一。
7年來,海軍依托14所師資力量雄厚、建設管理正規、辦學成績突出的優質普通高中,選拔綜合素質優秀的初三應屆畢業生組建海軍航空實驗班(以下簡稱“海航班”),培養了一批批熱愛海空、適合飛行、素質全面的飛行苗子,為廣大青少年鋪就了圓夢飛行、勵志成才的新航道。
召 喚
遇上最好的時代,遇上最好的自己
轟鳴聲漸漸遠去,剛結束初級教練機訓練的海軍航空大學飛行學員許宇昆跳下戰機,內心猶如陣陣海浪,起伏難平。
7年前,從小熱愛軍事和飛行的許宇昆,成功考上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學海航班。
順利通過海軍青少年航校招生選拔,許宇昆很快證明了自己:學習成績多次名列全年級第一、參加運動會打破學校短跑紀錄、連續3年擔任海航班班長,最終成為一名光榮的海軍飛行學員。
“如果沒有海航班,我可能這輩子都無法實現翱翔海天的夢想。”許宇昆感慨。
“遇上最好的時代,遇上最好的自己”。7年來,海軍依托優質普通高中組建82個海航班。這些稚氣未脫卻目光堅定的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穿上戎裝,駕駛戰鷹,逐夢海天!
“隨著人民海軍走向深藍的航跡不斷延伸,對飛行人才特別是航母艦載機飛行員的迫切需求前所未有。”海軍招收飛行學員工作辦公室(以下簡稱“海軍招飛辦”)負責人介紹,為了加快飛行人才隊伍建設,他們前伸招飛關口,從過去高中畢業階段提前到如今初中畢業階段,立足一所重點學校,選拔全省優秀苗子,海軍招飛的選才面和輻射面明顯擴大。
艦載機飛行人才培養事業,也為這些青少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人生際遇。如今,在全國14所海軍青少年航校中,像許宇昆一樣聽從祖國召喚、渴望奮飛海天的“雛鷹”越來越多,他們攜手并肩、你追我趕,成為未來艦載機飛行員的優秀后備種子。
追 夢
種下飛翔的種子,未來搏擊萬里海天
“海航班學生年齡處在16至18歲之間,正是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矢志飛行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效引導,言傳身教往往最具感染力。”湖南省湘潭縣第一中學校長齊學軍告訴記者。
在這一問題上,各海軍青少年航校校長和齊學軍認識一致。他們抓住學生成長關鍵期,在教學安排上增設國防教育、海軍知識、航空理論、心理訓練等課程,激發學生對海軍建設和飛行職業的濃厚興趣。
近距離觀看海軍航空兵戰機飛行后,來自湘潭縣第一中學海航班的李智杰在筆記中寫道:“威武的戰機騰空的那一幕,在我心中種下飛翔的種子,我要努力學習,未來搏擊萬里海天”。
為了讓更多海航班學生深入了解海軍,每年暑假期間,海軍統一組織全國各地海航班學生到海軍航空大學及航空兵、艦艇部隊等參觀體驗,聽專家講座、看戰機飛行、乘坐艦艇出海、參加舢板訓練等。
“我們海軍航空兵正以前所未有的昂揚姿態,闊步踏上轉型跨越的新征程……”今年1月,來自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中學的100多名海航班學生來到海軍航空兵某部軍史館,近距離了解海軍航空兵部隊的發展脈絡和光榮戰史,聆聽空戰英雄的深情講述。觀摩中,一部展現該部在作戰中創下空戰紀錄的歷史資料片,吸引學生們認真觀看。壯烈的空中格斗畫面,將學生帶回硝煙彌漫的歲月。
“孩子們都渴望成為艦載機飛行員,渴望飛向祖國的萬里海天。”合肥市第十中學海航班班主任馬曉梅感慨,“為此,我們更要用好優勢資源,助力他們圓夢海天。”
據介紹,各海軍青少年航校積極對接駐軍部隊、軍工企業,利用紅色資源組織開展海航班學生研學實踐活動。重慶紅巖革命紀念館、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西安閻良航空城……海航班學子在現地走訪中感悟海防力量,增強愛國意識和國防意識。
展 翅
飛行的感覺太棒了,整個天空都是我的
每天清晨6點,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二海航班的學生孔令哲和他的同學們都會準時起床,把被子疊成方方正正的“豆腐塊”,然后到操場上集體跑操。
海軍青少年航校實行單獨編班教學,模擬營連管理模式,學生統一著裝、在校食宿,強化作風紀律養成。體育課和周末時間,滾輪、浪木、懸梯、單雙杠訓練一個不落。睡前,孔令哲和同學還利用點滴時間,探討飛行知識,練習仰臥起坐和俯臥撐。這就是海航班學生緊張有序的日常生活。
“這是我第一次駕駛飛機翱翔藍天。”9月的一天,天剛蒙蒙亮,孔令哲和老師同學前往湖南常德的一家通用航空基地,參加海軍組織的為期15天的篩選飛行。依托地方通航培訓機構,使用國際公認的安全機型對高中生進行飛行篩選,這是一次創新之舉。
這次飛行結果將納入招飛專業選拔,能否順利通過,是決定高中畢業時能否被海軍招飛錄取的關鍵一環。
“不要緊張,只要嚴格按照操作流程來,就一定沒問題。”孔令哲駕駛飛機拔地而起,眼前灰色的跑道變成藍天白云時,他感覺全身血液一下子沸騰起來。起飛時,強烈的推背感、飛行中遇到氣流的顛簸感,給了他在模擬飛行中從未有過的體驗。
躍升俯沖,盤旋下降,大坡度盤旋,急剎轉彎,“在飛行過程中要做一只靈活的猴子”,孔令哲腦中飛速想著教官的話,同時有條不紊地操作著儀表和操縱桿;“三十米,二十米,十五米……六米,拉桿!”孔令哲一邊拉平飛機姿態,一邊收緊油門。
1個架次順利完成。從飛機座艙中鉆出來,孔令哲興奮地向同學喊道:“飛行的感覺太棒了,整個天空都是我的”。他先后飛了6個架次,最后取得總評A的優異成績。但他深知,自己距離夢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回到學校,孔令哲和同學在教官的帶領下,在學校配備的飛行模擬器上又開始了每周至少一次的模擬飛行訓練,打牢矢志飛行的身心基礎。
磁 場
打造品牌高地,吸引更多追夢少年
“4年前,我做夢也不敢想能去城里讀高中!”每次談到過去,2021級海軍航空大學飛行學員、來自重慶市第十一中學校海航班的劉燾生都感慨萬千。
從重慶市豐都縣大山里走出來的劉燾生,上初中時成績優異,因家庭貧困,一度想輟學。重慶市第十一中學校海航班招生的消息傳來后,他第一時間報考,經過層層選拔,從5000多名報考學生中脫穎而出,成為海航班的一員。
“剛到海航班時,一切都讓我感到驚喜。”談起海航班的學習生活,劉燾生仿佛有說不完的話題,“整齊規范的教室、宿舍、食堂、體能訓練場和航空活動室,不論是學習、訓練、生活,我和同學都享有獨立空間,所有房間配備空調、飲水機、護眼燈,食堂配備營養廚師,每周科學制定菜譜,確保膳食品種和營養成分……”
“打造品牌高地,吸引更多的追夢少年。”海軍招飛辦有關領導介紹,抓好青少年航校建設,既需要提高思想站位,厚植家國情懷,也需要堅強有力的政策保障吸引更多人才,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
記者從海軍招飛辦了解到,他們專門撥付青少年航校辦學啟動經費,招生選拔、教學保障、特色教育訓練等所需經費,配發飛行訓練模擬器、航空體育訓練器材及醫療檢測保健設備。學生在海航班就讀期間免收學費和住宿費,海軍統一發放被裝,按月發放伙食補助和生活補貼。高中畢業參加海軍招飛選拔合格的海航班學生,如高考成績和飛行潛質優異,可推薦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進行“雙學籍”聯合培養……系列政策形成強大磁場,吸引一批批懷揣飛行夢想的少年走進海軍青少年航校。
一幅幅畫面令人振奮:校園里,海航班學子用軍訓展演第一、包攬運動會大部分獎項、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等亮眼成績,成為校園里亮麗的風景線,為菁菁校園注入昂揚向上、催人奮進的力量。在校園一隅、在訓練場上,在戰機之上、在波濤之巔,在海軍和學校的共同培育下,海航班學生從懵懂的少年,逐漸成長為目標明確、不懈努力的“雛鷹”,向著自己的海天夢想振翅高飛。
圖①:山東省昌樂第一中學海軍航空實驗班學生進行模擬飛行訓練。
徐新偉攝
圖②:來自全國各地的海軍航空實驗班學生代表觀摩海軍航空大學飛行學員固定滾輪訓練。楊 潔攝
圖③:海軍航空實驗班畢業生、海軍航空大學飛行學員進行初代教練機飛行訓練。陳 浩攝
圖④:來自全國各地的海軍航空實驗班學生代表到海軍航空兵部隊參觀見學。楊 潔攝
制 圖:扈 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