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張思思】從科技巨頭、金融公司到軟件企業,一場“裁員潮”席卷美國各大企業,很多職員一早醒來發現自己失業了。美國《商業內幕》網站近日稱,這波“裁員潮”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公司業務增長放緩,以及勞動力成本增加。
擔任Meta旗下社交媒體Instagram產品經理的卡洛斯·吉弗尼表示,自己一覺醒來發現被郵件通知解雇了。與吉弗尼類似的經歷也在很多人身上上演,上個月,Meta宣布收入連續第二個季度下降,并預測第四季度將再次下降。此后,Meta宣布裁員13%。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推特。在被馬斯克收購之后,社交媒體上一條廣為流傳的消息是,近4000名員工可能會被解雇。總部設在舊金山的云科技軟件公司Salesforce據報道計劃在感恩節前裁員數千人,目前尚不清楚裁員何時開始或哪些部門會受到影響。
受貸款政策影響,以及應對可能面臨的經濟衰退,金融公司也紛紛裁員。早在今年4月,美國金融公司就已經開始裁員。摩根大通解雇房貸部門1000人。富國銀行也在不斷縮減。據美國CNBC網站報道,預計富國銀行抵押貸款人員人數將從2022年初的超過4000人減至不到2000人。上個月這家銀行業巨頭報告稱,其第三季度員工總數減少約14000人。
房地產行業也開始被波及。房地產公司Redfin 9日宣布今年計劃再裁員862人,約占其員工總數的13%。這已經是Redfin今年的第二輪裁員。另一家房地產公司Compass裁員10%,450人。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張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