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尹錫悅)
近段時間以來,俄烏沖突導致世界爆發核戰爭的風險日益增加,再加上美國“里根”號核航母重返韓國,并與韓軍進行了大規模軍演,半島緊張局勢持續升溫,韓國政府出現了改變自己一貫堅持的無核政策的苗頭,企圖擁有核武器。不過自主研發核武在韓國內部一直是禁忌話題,雖然現在韓國國內支持自研的呼聲越來越高,但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際上,對韓國來說都是弊大于利。因此,尋求美國提供和保護就成了優先選擇。
(美國海軍“里根”號航母)
需要指出的是,上世紀50年代末,美國曾在韓國部署有核彈頭,并于1991年全部撤出韓國。而尹錫悅政府為了重新部署美國核武器,在上個月曾與美國恢復舉行中斷了5年的“延伸威懾戰略協商小組”(EDSCG)會議,而EDSCG機制的目的就是要通過施加強力威懾實現半島無核化,也就是“以核制核”。不過,這次會議韓國未能如愿與美方就“遭到北方核打擊后,美國自動并立即替韓國實施核報復”的問題達成協議,對于美國拜登政府來說,沒有答應韓國是還有更大的顧慮,那就是不得不考慮半島隔壁的中俄兩國。所以美方當時只是承諾,在韓國遭到北方核打擊后,將采取“壓倒性、決定性”的應對措施。然而,無論美國會如何應對,到那時韓國已經被北方的決定壓倒了。
(10月4日,韓國“玄武-2C”導彈發射失敗墜毀)
因此,為了達到“以核制核”的目標,尹錫悅政府仍不死心,稱正在認真討論請美國在韓重新部署核武器的事宜,這表明尹錫悅政府在重新啟用“薩德”反導系統這個所謂的“防御性系統”后,有了更大的心思,那就是一定要讓韓國獲得核武器,哪怕是來自美國的核武器。如果說“薩德”系統還能勉強用“防御用途”來當借口說辭,以消解來自周邊國家的擔憂和疑慮的話,那么韓國想要美國核武器的這個舉動,會完全破壞目前半島局勢的穩定,并必然引起俄羅斯和中國等周邊國家的強烈反制。
(“薩德”反導系統)
由此看來,中國這次必須要施以重拳,因為在部署“薩德”的問題上,尹錫悅政府不顧中方的強烈反對,單方面撕毀文在寅時期提出的“三不一限”政策,開了一個壞頭之后,韓國政界顯然沒有吸取教訓,反而繼續向深化韓美軍事同盟、乃至韓美日三方同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而在美國政府的施壓以及利誘下,韓國經濟上也在轉型,比如芯片產業,拜登政府就要求韓國SK海力士和三星等企業撤出中國并搬到美國,但對韓國來說這并不容易,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買家,韓國出口的相關產品大部分都銷往中國市場。
不過,雖然經濟上還遠遠達不到與中國“脫鉤”的地步,但是自尹錫悅今年5月執政以來,韓中貿易地位的逆轉,韓國連續數月出現對華貿易逆差,韓國政界和經濟界也出現了不同聲音,認為靠中國市場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韓國必須實現對外貿易的多元化。當然,韓國選擇美國來實現多元化,無異于羊入虎口,因為美國的最終目的是將韓國打造成自己產業鏈上的一枚棋子,最終只能靠美國來賞飯吃。
總的來說,在韓中經濟聯系可能罕見被削弱的情況下,韓國政界在外交上更加倒向美國的可能性就變得越來越大。這一點從尹錫悅政府鐵了心部署“薩德”系統,現在又主動提出要美國在韓國重新部署核武器,而且雙方已開始外交層面的正式磋商等舉措都能看出。
不僅是中國,任何核大國都不會容忍對手在距離自己家門近在咫尺的地方部署核武器。這種大殺器的嚴重程度可不是“薩德”系統可比的,韓國尹錫悅政府現在刮起的這股歪風,不管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都對中國的安全形勢構成了實質性威脅,因此,中方如果不出重拳,是剎不住這股歪風的。在經濟層面,反制措施必然會超過樸槿惠時期部署“薩德”時的力度,這一點對尹錫悅政府來說是難以承受的。在軍事層面,鑒于當前中美博弈程度的大背景,一旦韓國部署了美國的核武器,中方一定會采取對等反制措施,到那時,韓國境內核武器的部署地點,就是長期被瞄準的優先打擊目標,一旦到了動用核武器的地步,那么以韓國的國土面積來看,將是第一個被打趴下的國家。
因此,對于尹錫悅政府來說,停止跟隨美國進行挑釁,才能緩和半島局勢,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所說的那樣,恪守自己無核化的承諾,用行動推動實現和平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