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 特拉斯
特拉斯9月6日接替約翰遜擔任英國新首相,上任僅僅一個月,渴望成為英國第二個撒切爾夫人的特拉斯,為何支持率會跌出歷史記錄,她還能在英國首相的位置上呆多久?
特拉斯上臺先天不足:只是繼任
特拉斯為啥不受英國人待見,首先就是其上臺并非經歷選戰,而僅僅是成為英國保守黨的黨首,繼而成為英國首相的。
英國實行議會制,議會選舉后,多數黨黨首成為首相,并負責組閣。英國前首相約翰遜帶領保守黨贏得上次大選后,因為多次違反防疫規定,尤其是爆出“派對門”丑聞后支持率大降,保守黨內部出現內訌,約翰遜不得不辭去英國首相職務。
之后6名候選人開始競爭保守黨黨魁,特拉斯一開始也不被看好,最后進入黨員投票環節前,她在議會投票的支持率也低于前財政大臣蘇納克。只是最后由于保守黨黨員的偏向,讓其笑到最后。
可以說,特拉斯擔任英國首相有點“非戰之功”,英國人并不買賬。
好高騖遠 出爾反爾
特拉斯從約翰遜手里接過的英國是一個爛攤子: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經濟提振乏力,能源價格高漲,通貨膨脹嚴重。
這種情況下,特拉斯本人野心勃勃,試圖模仿撒切爾夫人,不顧反對強硬推出一些政策,然而事與愿違。
9月23日,特拉斯政府不顧民意反對,執意發布50年來最大規模的減稅方案。結果,英國在11天內經歷了投資者拋售資產、股債匯急挫等一系列挫敗。英鎊跳水至歷史低點,養老金瀕臨崩潰,逼得英國央行不得不緊急出手,防止債券市場崩潰。
從9月29日開始,特拉斯不得不一次次出現在媒體鏡頭前,為自己的經濟政策辯解,然而于事無補。最后特拉斯不得不服軟,宣布修正減稅政策的決定。這雖能暫時安撫市場不滿情緒,但處理危機的手法暴露出她空有野心卻無領導才能,以及欠缺政治擔當的弱點。除了重挫領導威信,還提早成為跛腳政府。
當然,面對壓力,特拉斯也在調整,最近同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布拉格會面時,她開始稱對方為朋友,要知道在競選時,特拉斯被英媒主持人詢問,“馬克龍是朋友還是敵人”?特拉斯則表示:“還沒有定論,如果我成為首相,我會以行為而不是言語來評判他”。之后,這一言論在英法兩國間引發了轟動。
這也讓英國人猜測,急于脫困的這位首相還會在更多政策上調整思路,試圖挽回民意。特拉斯本人也表示無意辭職,她在5日出席保守黨年度大會上說:“我決心讓英國繼續前進,讓我們渡過難關,站穩腳跟。”
英國首相任期相差巨大:
最長20年 最短一年
1721年下院多數黨領袖財政大臣,領袖羅伯特·沃波爾爵士被英王喬治一世任命為內閣首領,是為英國首相一職開始。截止今日,英國共有56位人當任過首相職位。英國首相雖然沒有任期限制,但大多數狀況下,首相任期時間都不長。
目前,英國任職時間最長的首相就是第一任首相羅伯特·沃波爾爵士,他任職長達20年。任職超過10年以上的首相大都也是18、19世紀時當任首相的。
相比長命首相,英國短命首相有哪些呢,又是什么原因下臺呢?
首先來看最近的幾任。特拉斯之前的首相是約翰遜,約翰遜之前的首相是特蕾莎·梅,她在位3年11天,因為無法處理英國脫歐問題而下臺,排名倒數第六。
排名倒數第五的是張伯倫,他在任期間主持與希特勒的和平談判,二戰爆發后下臺。任期倒數第四的就是特拉斯的前任約翰遜,當了2年零348天。倒數第三是此前提過的戈登·布朗,比約翰遜還少1個月。倒數第二則是安東尼·伊登,因為蘇伊士運河危機而下臺。
倒數第一則是亞歷克·道格拉斯·霍姆,他是最后一位出身自上議院的首相、和唯一一位透過放棄貴族爵位,再以補選進入下議院的首相。此外,他也是最后一位由英國君主指定出任首相的人。這是因為前任麥美倫辭任首相后,當時的保守黨還未發展出完善的黨魁選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