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以特制勝構建“2236”產業集群
什么是“2236”產業集群?
“2236”產業集群,即推動優勢產業引領性發展、傳統產業高端化發展、新興產業突破性發展,通過未來5年努力,力爭專汽及零部件、農產品加工兩大優勢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文化旅游、冶金建材產業產值突破500億元,風機制造、精細化工、紡織服裝產業產值突破200億元,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印刷出版產業產值突破100億元。
隨州,湖北省最年輕的地級市。
地處漢襄走廊中段,素有“漢襄咽喉”“鄂北明珠”之稱。
如何深度融入全省“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布局,在“橋接漢襄”、共建“北部列陣”中,釋放肱骨之力,擔當肱骨之責,彰顯肱骨之位?
產業發展是關鍵支撐。
經過一年的探索實踐,12月4日,在隨州市第五次黨代會上,隨州市委書記錢遠坤作報告時,再次強調產業發展要以特制勝,進一步擦亮專汽之都、現代農港、謁祖圣地、風機名城“四張名片”,構建特色引領、梯次發展的“2236”產業集群,奮力打造全省特色增長極。
專汽之都形神兼備 全國每十輛專汽一輛“隨州造”
隨州,中國專用汽車之都。
這里擁有專用整車資質企業65家,汽車和零部件規模以上企業150家,罐式車、環衛車等六大品類產品銷量多年居全國第一。
目前,專汽產業產值超500億元,全國每10輛專汽就有一輛“隨州造”,移動應急裝備集群納入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隨州榮獲“引領機械工業高質量創新發展集聚區”稱號。
專汽之都如何做到形神兼備?
隨州市第五次黨代會上,代表們暢所欲言——
“我們智能化生產線二期改造項目已進入試裝階段,下個月投入試生產。電焊機器人代替人工標準化作業,產品質量更穩定。”華威專汽黨委委員羅亞輝建議,政府更大力度引導企業加強創新驅動和質量管控,助推專汽產業邁向中高端。
“我們二期產業園正在加速推進,研發生產應急救援產品及智能制造項目。”列席會議的金龍集團董事長饒金才建議,搶抓風口,耦合應急救援產業,加快建設國家應急產業示范基地。
曾都區委書記姜皓表示,曾都作為“專汽之都核心區”,將深耕專用汽車這個特色優勢產業,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工程,加快專汽產業塊狀發展、集聚成勢。
隨州市經信局局長劉濤表示,將培育壯大專用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企業,積極探索專汽產業裝備化、智能化、場景化發展和應用路徑,進一步鞏固隨州在全國專汽產業的領頭羊地位,打造產業升級地標。
現代農港內秀外俏 農產品出口總量穩居全省第一
隨州,廚祖詹王故里、中國香菇之鄉。
江淮交匯、南北交融的隨州,山川形勝、四季分明,盛產香菇、香稻、泡泡青、茶葉、中藥材等農產品。近年來,隨州特色農產品出口總量占湖北總量1/3以上,穩居全省第一。
“這是我們隨州寶石級蔬菜,祖母綠……”
11月28日,2021湖北·隨州國際香菇產業博覽會上,錢遠坤推介隨州泡泡青的一段視頻,意外走紅網絡。
“以農為根、以農為寶、以農為帆,農文旅結合,推進農業全產業鏈發展,爭創全國有影響力的現代農港。”錢遠坤語氣篤定。
深度融入“雙循環”,從“賣資源”向“賣品牌”跨越——
一朵香菇,端起了30多萬人的飯碗,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齊頭并進,精深加工產品占香菇出口的70%以上,全產業鏈產值超300億元;
一粒稻谷,向“一粒米”“一滴油”“一片藥”跨越升級,身價飆升,從按“噸”賣到論“克”賣;
一片茶葉,融入對外開放“大棋局”,買全國、賣世界,呈饗全球40多國消費客戶。
現代農港如何內秀外俏?
隨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胡建鄂回應,對內,以鏈長制推動農業產業化“四鏈重構”,夯實一朵菇、一袋糧、一頭豬、一只雞、一杯茶、一壺油等“六個一”優勢產業根基,力爭全產業鏈產值突破千億元;對外,做好整合文章,深耕國際市場,力爭農產品年出口額突破15億美元。
謁祖圣地聚“金”會神 “神韻隨州”享譽海內外
隨州,炎帝神農誕生地。
炎帝神農在這里首植五谷、遍嘗百草,開創華夏農耕文明,留下中華文明第一組偉大的腳印。
一年一度不相忘,萬水千山來尋根。
每逢農歷四月廿六、炎帝神農的誕辰紀念日,海內外炎黃子孫齊聚烈山,祭拜始祖,祈福中華。作為國家級祭祀大典,尋根節已成功舉辦多屆,常辦常新。
以炎帝故里尋根謁祖為主線,隨州開通了“尋根+采茶”“尋根+黨史”“尋根+觀光”等系列研學游路線,讓游客“學在游中悟,悟在游中學”。
9月25日,河南長江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龔長春參加拜謁始祖祭典儀式后感慨“莊嚴的儀式深深激起我們身為炎黃子孫的歸屬感、自豪感。”
文化揚出去,游客引進來,旅游強起來。
借“惠游湖北”、發放消費券等政策東風,隨州打出一套文旅組合拳——
《誰是隨州曾侯乙》圈網霸屏;首屆金編鐘國際作曲大獎賽啟動報名;“神韻隨州、一見鐘情”城市形象線上線下聯合發布;旅游者聯盟整合資源,文旅產業發展大會攪熱市場;簽約省內外20趟旅游專列開進隨州;自在大洪山、洛陽銀杏谷等自然生態名片加速成為火熱文旅IP。
今年以來,隨州接待游客數量和旅游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51.8%和95.6%。
謁祖圣地如何聚“金”會神?
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汪海濤表示,全力打造尋根謁祖、品位曾隨、紅色教育、鄉村體驗等精品旅游線路,支持隨縣創建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大洪山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力爭年接待游客人數、旅游綜合收入分別突破3000萬人次、200億元。
風機名城風行天下 地鐵風機全國占有率超30%
廣水,中國風機名城。
穿梭不息的城市地鐵,遍布全國的發電場(站),深海巡航的潛艇,處處閃耀著廣水風機的身影。
廣水與風機結緣于1958年。當年,湖北省首家國有風機制造企業——湖北省風機廠在廣水誕生。
一枝獨秀引來滿園春。
如今,全市風機產業關聯企業80多家,能生產60多個系列1000多種規格、型號的風機,地鐵風機占領全國30%、武漢80%的市場份額,連續12年納入湖北省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產值突破100億元。
11月26日,全國風機行業領軍企業、沈陽鼓風機集團領導帶隊來到廣水,與廣水雙劍公司洽談風機產業技術、商務合作。
雙劍作為廣水本土企業,如何攀上高枝?
“這是‘對手變隊友,競爭變合作’的典型案例。”廣水市委書記楊光勝介紹,沈陽鼓風集團與雙劍公司的合作,源于一場知識產權侵權案。在沈陽、隨州領導的協調推動下,雙劍公司納入企業合規改革試點,開展自查自糾,兩家公司化干戈為玉帛,攜手發展、互利共贏。
風機名城何以風行天下?
楊光勝表示,將搶抓與沈陽鼓風機集團的戰略合作機遇,借助其雄厚的產學研實力和人才技術優勢,引進培育風機整機生產及上下游企業,提高中高端風機市場占有率,將廣水打造成全國重要的風機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