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510個數字書屋 引領農村閱讀新風尚
11月19日,隨縣唐縣鎮桃園村的劉艷秋把兩個娃送到學校,輕車熟路來到村里的“農家書屋”,打開手機追起了《呼蘭河傳》,看得津津有味。
桃園村農家書屋大概有40多平方米,一邊放著4張桌子,一邊是書柜,里面擺放著政治、文學、少兒、科技類等書籍。6位村民有的翻著書,有的啃著“手機書”。
一部手機,“宅屋”看天下。隨州已建成510個數字農家書屋。
農家書屋提檔升級
桃園村去年11月升級農家書屋,安裝了數字書屋智慧閱讀終端。
“連上網,掃個碼,就可以進入‘湖北數字農家書屋’,閱讀各種書籍。”村黨支部書記吳迎春說。
多年前,隨州各村就建起了農家書屋,極大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隨縣萬福店鳳凰山村花10多萬元建的農家書屋,藏書1000多冊。“每年通過上級部門捐贈和村委會購買更新書籍,登記造冊,方便群眾借閱。”該村黨支部書記潘祥樹說,管理工作比較重,每年買書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借閱手續也比較繁瑣,村民在農忙時也沒有時間借閱書籍。
通過數字農家書屋,只需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潘祥樹說,數字書屋里面的書數量多,種類多,更新得更快,每天還能讀報,隨時隨地在線借閱,操作簡單,輕松便捷。
動動手指,解決養殖難題
湖北數字農家書屋內,有電子圖書7萬冊,有聲讀物3萬集。
“既可看,又可聽,老百姓很喜歡。”潘祥樹介紹,留在該村的年輕人有300多人,基本上都掃碼注冊了。
今年50歲的馮貴強是村里的養殖能手,養殖技術是他最需要的。以往,村里的書籍不全,還要到鎮上去借閱。現在,凡在數字書屋局域網覆蓋的地方,就可以隨時查閱。
工作之余,馮貴強“泡”在數字書屋里,動動手指就能解決養殖難題,“數字書屋真的很方便,一部手機,在家也能學技術。”
最近,數字書屋還成了村里黨員群眾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載體。每天打開數字書屋中的《人民日報》閱讀,成為桃園村衛生室負責人吳文勤的習慣。
引領圖書閱讀新時尚
為了讓大家知曉數字書屋,各村里想盡了辦法,來辦事的先掃碼注冊,村里的大喇叭天天播,顯眼的地方還貼上了宣傳單。
吳迎春介紹,村里有智能手機的村民,下載率達到95%,年均近萬人次來讀書。
數字書屋的改造,解決了傳統農家書屋報刊圖書更新慢、運輸不便、借閱不便等問題,讓農家書屋成為隨州村民的文化糧倉和智慧加油站,引領圖書閱讀新時尚。
隨州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隨州數字農家書屋建設目標為858個,其中省定的目標數504個,自建354個。截至目前,隨州已建成510個,明年上半年全部建成,實現全市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