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記你看,油茶開始掛果了,我們的種植面積已經達到幾百畝了,你說我們搞個油茶專業合作社怎么樣?”6月13日,隨縣新街鎮金雞山村貧困戶江光陽拉著駐村第一書記李勇來到油茶種植園里,向他“取經”。
“合作社我們必須搞,你來寫申請材料,我們以村集體的名義去辦,合作社成立后,你來帶動其他的貧困戶脫貧致富。”李勇說。
江光陽家曾因多人生病而致貧,現在的他,望著眼前的這片油茶種植園,對生活充滿了信心。
江光陽的改變要從精準扶貧工作隊駐村的時候開始說起。
2015年9月,市城管局城區分局綜合科副科長李勇被選派到隨縣新街鎮金雞山村任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從此他便一頭扎進了金雞山村。
這是李勇第一次接觸農村工作。上任伊始,他對農村政策、農業生產知識都不了解,工作如何開展完全沒有頭緒。
“必須抓緊時間給自己‘充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李勇擠出時間來查閱資料,學習黨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精準扶貧工作會議的相關精神。邊學習邊工作,傾聽農戶心聲,了解農業生產情況,田間、地頭、農戶家中,到處都是
課堂。短短三個月的時間,李勇的腳步遍及整個金雞山村8.7平方公里的土地,訪遍了該村170個貧困戶……
“種植油茶,是李書記給了我信心。”江光陽告訴記者。李勇上任后,在江光陽家中了解情況時,得知他有種植油茶的意愿,于是幫助他計算投資和產出,鼓勵他大膽種植油茶和桃樹,還送來了化肥等農資,幫他聯系了扶貧貸款。
李勇的幫助為江光陽樹立了強大的信心,他迅速把油茶種植面積從40畝擴大到100畝。2016年,700斤油茶籽為江光陽帶來了5000多元的收入。
因一戶而謀全局。李勇把有意發展油茶種植的農戶召集到一起,目前全村油茶種植面積已經擴大到1500畝,其中貧困戶占了500畝。“由江光陽牽頭成立油茶種植合作社,把全村油茶種植戶團結在一起,收購自產的茶籽榨油,既可以解決茶籽的銷售問題,又可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李勇這樣盤算。
精準扶貧打出“組合拳”。“我們反復醞釀,決定推行‘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產業扶貧模式,發展特色種養殖業。”站在金雞山村脫貧規劃圖前,李勇向記者介紹了整村脫貧的規劃。兩年來,市政協辦公室、市城管局、市國土局三個駐村單位先后扶持資金83萬元,為貧困戶發放化肥60噸,明確養雞貧困戶68戶,每戶養殖100只;扶持養豬戶20戶,發放養豬資金5萬元、豬崽58頭;規模種植油茶1500畝、油桃1800畝;蜜蜂養殖80箱;籌集專項資金5萬元設立教育扶貧基金,大力實施“雨露計劃”和“泛海行動”,確保農民子女有學上、上得起學;實施易地搬遷工程,“遷灣騰地”100畝,確保24個危居貧困戶易地搬入新居,脫離“窮根”,恢復利用耕地資源;主動為21戶貧困戶辦理低保,積極為村組貧困戶申辦養老保險,從根本上解決貧困戶的生計問題。
今年上半年,李勇被授予湖北省扶貧開發工作先進個人稱號。李勇說,只有用真心、動真情,才能真正搞好精準扶貧工作,真正走進貧困戶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