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缺編近50% 這個團如何做到比武總評第一?
隨著“脖子以下”的實質性改革日益臨近,諸如焦慮、忐忑、浮躁、彷徨等消極情緒在部分官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在崗不在位、在位不在狀態”的有之,信奉“只要不出事、寧可不干事”的也有之。山東某預備役師在“鑼齊鼓不齊”的情況下,積極作為,任事擔當,他們的做法就值得肯定和借鑒。
一直以來,國防動員單位“人少事多”的矛盾較為突出。眼下,最重要的是要正確處理好部隊各項工作之間的主次、先后、重輕、急緩,科學地組織和使用力量,使整個工作形成“一盤棋”,防止政出多門、打亂仗。
崗位可以空缺,人心不能渙散
剛從山東某預備役師炮兵團調整到師裝備部軍械科工作的何昊沒有想到,自己報到的第2周,科長、老助理員就雙雙轉業。面對一摞摞數據報表和還沒焐熱的辦公電腦,何昊犯了難:“這工作到底該咋干?!”
有這樣困惑的不止何昊一人。今年5月,師政委王廷建達到最高服役年齡被免職;8月,師長杜清華被批準轉業,且上級明確:空缺暫不配備。師里是這樣,所屬各團的情況也是大同小異。
雖然人員減少了,但工作任務量沒減,標準還更高了,人少事多的矛盾更加突出。很多官兵心里直打鼓:該如何適應新情況,擔起新使命?
“崗位可以空缺,人心不能渙散。主官未接續,但工作要繼續。”面對這種狀況,該師召開黨委擴大會學習上級要求、統一部隊思想。“主官不在黨委在。越是在主官空缺的過渡期,越要講黨性、講覺悟、講擔當。”暫時主持黨委工作的師副政委欒春盛的一番話,引起大家的共鳴。“一班人”一致感到,上級沒有給師下派代職主官,是對師黨委班子的高度信任,也是對全師官兵的一次政治考驗。
行動是無聲的命令。師黨委“一班人”從自身抓起、從制度嚴起,組織交班、訓練考核、學習教育等各項工作主動站排頭。他們開展“面對新形勢,我們思想跟上了嗎”大討論,教育引導官兵振奮精神狀態;班子成員分頭帶工作組,深入基層編組單位,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5個單位現場辦公解決具體事14件,帶回8個官兵反映集中的“老大難”問題,歸口辦理,限定時限。
打鐵要趁熱。為破解人少事多矛盾,他們召開年度工作籌劃推進會,把各部門重點工作繪成“作戰圖”,每周匯總情況、每月組織講評、逐項抓好落實,讓官兵始終保持“換擋提速”的工作狀態。
采訪期間,記者在師機關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機關行文,無特殊情況當天處理完畢、當天轉發部隊、當天組織學習。司令部作訓科參謀姜棟臣高興地說:“以前處理文電,傳文件可能要傳一天,還要跟各部門協調好時間?,F在好了,不僅工作效率高了,機關參訓率也高了。”
“金字招牌”不是“無敵盾牌”,鐵血榮光要用汗水續寫
月評考核中出現了一個“零分”,在該師官兵中炸開了鍋。
今年8月,在電臺操作考核中,所屬工兵團宣傳股股長牛曉波雖錄入數據用時最短,但沒有與其他電臺溝通上,最終被判零分。
消息傳出,各種議論隨之而來。有的說,師主官剛交接離任就考出個零分,這是給黨委出難題。也有人說,我們師過去是“無敵手”,現在“金字招牌”生銹了……
何出此言?負責整理師史的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徐立元給記者講了兩個小故事。
一個是在1964年全軍大比武中,該師某團“紅四連”連長宋世哲步槍射擊,40發子彈40秒內發發命中目標,毛主席親自拿起宋連長的槍端詳瞄準,相機定格了主席一生中難得的握槍瞬間。另一個是在去年原濟南軍區組織的預備役部隊對抗比武中,他們以壓倒性優勢完勝對手,為山東省軍區爭得了榮譽。
“優良的傳統和作風,是一個單位的傳家寶。我們師的傳家寶,決不能在我們手里丟掉!”師黨委感到,面對新體制新職能新使命,預備役部隊聚焦打仗主業更加突出,改革在即,絕不能把“金字招牌”當“無敵盾牌”,要用汗水續寫鐵血榮光。
一場頭腦風暴悄然掀起。他們先后梳理出組訓模式、指揮技能、編組方式等7個方面23個短板弱項,列出問題清單、繪出路線圖,展開補差訓練,分階段組織復考。工兵團的牛曉波不負眾望,復訓補考中取得優良率達85.7%的好成績。
現役官兵逐個過篩子,預備役官兵也要固強補弱。他們主動到預編單位了解編組情況、調整預編人員,軍地持續加強預建黨組織建設,使預編人員在位率、裝備出動率達到85%以上。
該師某團在班子調整后團常委只剩政委1人,干部缺編近50%,遇有下基層、整組編組、干部休假等情況時,各部門只有1人在位。即便如此,他們依然在上級組織的崗位練兵比武中取得總評第一,并出色完成全團綜合性演練和1個實裝步兵連對抗演習任務。
支持改革不能只看人不看己,看表態更要看行動
這個師的許多官兵都清楚地記得:18年前,該師前身與某預備役師合并整編減員近萬。一聲令下,大家“以我的轉身換來部隊的轉隸”,向黨和人民交出了合格答卷。
“今天,面對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我們還能不能交出合格答卷?”今年的干部轉業數量比往年大幅增加,而且絕大多數是團職以上干部,師政委王廷建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責任。
“再難啃的骨頭,也得啃下來!”師長和政委分頭挨個與干部談心,動員符合條件的干部“漂亮轉身”,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帶頭擁護支持改革。
干部轉業任務完成了,兩位主官卻雙雙離職了。
改革只會越改越好,不會越改越差。這話不假,但要做通官兵的思想工作,尤其是面臨進退去留、利益調整等給官兵帶來的彷徨、糾結、困惑、顧慮,僅有這句話還遠遠不夠。
該師及時組織“改革當前,你的心態擺正了嗎”大討論,對查找出的盲目悲觀、過度關注、等待觀望等5種不良心態,逐一把脈會診、深入剖析,利用身邊擁護支持改革的活教材,采取集中輔導、討論辨析、示范引路等方法,引導官兵用實際行動交出合格答卷。
在此基礎上,師政治部組織編印《直面改革——您最想知道的那些事兒》,把干部轉業、家屬隨調、子女隨遷、住房醫療等官兵關注的相關政策和規定編印成冊,發給每個同志,讓大家認識到,改革看似關上一扇門,其實打開了多扇窗,每個人都能不同程度地享受到改革紅利。
“支持改革不能只看人不看己,看表態更要看行動。”“改革大考面前,考驗的是黨性覺悟、政治定力。”“鑰匙”準了,方式活了,打開了官兵的心結。師副參謀長陳英起被確定轉業后,仍然帶隊組織閱兵訓練;工兵團團長周軍,在家屬身患癌癥的情況下,依然在職在位堅守工作崗位;改革中年齡不占優勢的秘群科干事林峰依然加班制作法治教育課件,今年已經2次推遲婚期。
“人少事多不忙亂、主官不在不慌亂、改革在即不添亂,該干啥干啥,干啥就要干好啥。”這就是該師官兵交出的一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