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區現重度空氣污染 專家稱與機動車排放等相關
中國京津冀地區持續出現空氣污染,局部地區重度污染。最新監測顯示,16日,北京空氣質量狀況屬于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對中新社記者表示,本次北京的重污染過程與區域傳輸和本地機動車污染排放都有密切的關系。
監測顯示,16日8時,北京空氣質量指數為151-200,空氣質量級別為4級,空氣質量狀況屬于中度污染。15日,北京曾出現重度污染。
柴發合表示,本次重污染過程從10月11日開始,由河北中南部產生,后期京津冀北部地區污染持續加重。14日,北京市PM2.5日均濃度為每立方米242微克,AQI(空氣質量指數)為292,空氣質量為重度污染,是區域內污染最重的城市。15日凌晨開始,北京市空氣質量呈現緩慢的改善趨勢,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其他城市以良到輕度污染為主,個別城市為中度污染。
柴發合說,本次重污染過程影響區域主要集中在北京、保定、石家莊等地。監測數據表明,北京市大氣PM10中粗顆粒成分相比前幾次要高,可能與本地污染源排放有關。
分析此次空氣污染過程出現的原因,柴發合說,根據會商會議專家的集中意見,本次重污染過程從河北中南部開始,前期受持續的西南風影響,污染物沿太行山山脈不斷往北京及周邊地區輸送,導致京津冀北部地區污染持續加重,北京地區的污染物呈現明顯的山前累積特征。13日開始,華北大部分地區空氣質量明顯好轉,但污染氣團仍滯留在北京山前地區,同時受本地機動車污染排放等因素影響,以及高濕天氣條件下氮氧化物等前體物向硝酸鹽的二次轉化加劇,北京市14日11時至夜間出現短時嚴重污染。隨著氣象條件的改善,15日凌晨開始,北京市污染有所緩解。因此,本次北京的重污染過程與區域傳輸和本地機動車污染排放有密切關系。
中央氣象臺15日晚間發布霾黃色預警,預計15日20時至16日20時,北京、天津和河北的部分地區有中度霾,其中,北京局地有重度霾。
環境保護部全國空氣質量預報顯示,16日至17日,京津冀地區北部和山西大部以優良為主,其他地區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局部地區可能出現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主要為PM2.5。18日至20日,擴散條件不利,京津冀中部部分地區可能出現重度污染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