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蔡振華為解壓讓高洪波下課 新帥或同級希丁克
A 賽前談責任
高洪波不是辭職是勸退
對于高洪波辭職,更準確的說法是被足協勸退,而且是早有預謀的勸退。
“昨天晚上與協會(中國足協)領導有深入的交流,協會領導也認為目前中國男足存在問題應該由你主教練承擔,我明白這個意思,所以比賽結束了,我現在也提出離開。”高洪波的辭職發言看似波瀾不驚,但卻值得玩味。他首先承認比賽前一天晚上同中國足協領導有過深入交流,并且表示“領導認為目前中國男足存在的問題應該由你主教練來承擔”。緊接著又補充了一句“我明白這個意思,所以比賽結束后提出離開”。幾句話層層遞進,關于為什么提出辭職的原因也就明晰起來。
賽前一天,管理層應該是忙著給球隊和主教練減壓,而足協卻跑去找高洪波談輸球的責任,這等同于明確告知高洪波:如果贏不了烏茲別克斯坦隊就下課。
當然對此中國代表團團長于洪臣反復強調足協沒有要求高洪波下課,“沒有溝通下課不下課的問題,我們溝通的是國家隊的責任問題,比如這比賽協會承擔什么樣的責任,教練承擔什么責任,責權要分清。”不過對于高洪波辭職,于洪臣并不感到突然,“搞競技體育,結果肯定跟教練員的職位掛鉤的。教練員這個時候主動提出辭職,也算是敢于擔當,這是很正常的。”于洪臣雖然說教練員的辭職需要走程序,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足協其實已經接納了這份辭呈。
B 核心理由
輸球的“鍋”必須有人背
在高洪波辭職之后,對于他的國足主帥生涯,各方褒貶不一。但下課的核心理由只有一條:背輸球的“鍋”。
據悉,之所以在此時讓高洪波二次下課,是因為中國足協也背負了巨大的壓力。在高洪波之前,帶領國足征戰了亞洲杯、東亞杯的法國籍主帥佩蘭,就一直被傳言是“蔡振華的人”。雖然佩蘭帶隊在亞洲杯打出了不錯的成績,但當佩蘭在東亞杯期間泡吧以及帶隊在40強賽中兩平中國香港出線形勢危急之時,中國足協主席蔡振華處在了風口浪尖。
在40強賽僅剩兩場比賽的情況下,中國足協不得已拿下了佩蘭,給了高洪波“二進宮”的機會,其實這也是背負了巨大的壓力。不換佩蘭,即便不出線佩蘭也可以是替罪羊;但換了高洪波,一旦不出線中國足協死馬當活馬醫的做法,依然會被詬病。不過好在,高洪波的命硬,連勝兩場最終順利進軍世預賽最后階段的12強賽。
進軍12強賽,讓足協松了一口氣,畢竟不管最終能否進軍世界杯,國足至少可以“活”到2017年,高洪波也有了不少時間去備戰。然而,從9月份12強賽開始,國足每一場比賽,從高洪波的排兵布陣到比賽中的表現以及最后的結果,都飽受質疑。在4場比賽僅僅取得1分之后,12強賽已經進入中盤階段,國足再不改變,恐怕在明年初就要徹底告別了。而作為中國足協主席的蔡振華,顯然這不是他想要的。因此讓高洪波再次下課,成了緩解國足上下和蔡振華自身壓力的最好辦法。
C 早有預謀
新帥或與希丁克同等級別
既然敢勸退高洪波,足協必定心里有譜。據了解,中國足協早在中烏比賽之前就對高洪波下課設計了預案,而即將接手中國隊的有可能是一位希丁克這類級別的外籍名帥。
據內部人士透露,其實早在上周國足兵敗西安的時候,有關國足換帥的程序就已經悄然啟動,而關于新帥的選定預案,甚至在當初高洪波二度接手國足帥印時就已經有所設計。對于11日國足的失利,可以說中國足協內部早有心理準備,畢竟中國隊接下來還有6輪12強賽要踢。
高洪波“下課”已成定局,那么誰將取而代之,這個問題的答案也亟待破解。有圈內人士透露,中國足協在前任主帥佩蘭下課的時候,就已經有意識地將選帥觸角伸向海外。
那么新帥人選到底是誰?從目前足球圈內反映的情況看,新帥非常有可能來自歐洲,甚至有業內人士將中國隊的帥位與荷蘭名帥希丁克聯系到一起。無論如何,4輪僅積1分的中國隊理論上還沒有出局,中國足協在這個時候選擇換帥相對來說還算及時。只不過,綜合已經結束的4輪12強賽戰況看,中國隊不贏球除了教練員需要擔責外,技不如人依然是重要原因。而無論新帥何許人也,想在短期內改變中國足球技術能力整體低下的局面都不大現實,中國隊仍在煎熬中努力著,只不過對于能否出線這個問題,所有的球迷與中國記者相信都有著理智的判斷。
最后,又是那句老臺詞:留給中國足協的時間不多了!距離下一場國足主場對卡塔爾的12強賽,還有30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