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組織稱贊中國打擊非法野生物貿易取得的成果
第十七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簡稱《公約》)締約方大會期間,中國代表團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和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于9月26日共同舉辦了一場邊會,暨中國履約執法和保護成果展覽會開幕式。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劉東生,《公約》秘書長約翰·斯坎倫,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執行董事斯蒂芬·布洛德以及超過120位來自各國代表團、國際組織的成員和媒體記者出席活動。
|
該展覽重點展示了自上屆締約方大會以來中國履行《公約》和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包括立法、保護工作架構重建、貿易管理、執法和監測、能力建設、公眾參與以及國際合作等內容。展覽還展示了中國為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瀕危物種資源保護和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而采取的主要工作內容。
劉東生在致辭時說:“我們舉辦這個圖片展覽活動的目的是增加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了解,共同推動公約朝著加強貿易監管和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方向邁進。”他還指出:“《公約》是協調資源保護發展與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機制,只有堅持發揮各國在保護野生動植物中的主體作用,尊重各國的探索和實踐,才能完善保護發展之路;只有源頭國、中轉國和消費國從供給和消費兩個方面針對非法貿易所有關鍵環節采取有效措施,綜合施策,才能從根本上遏制野生動植物犯罪;只有切實改善瀕危物種分布區民眾的生計,促進源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才能為瀕危物種的永久生存創造良好的環境。”
約翰·斯坎倫祝賀中國過去6年在履行《公約》方面取得的眾多卓越的成果。他指出:“中國這幾年深度開展《公約》履約工作有目共睹,針對非法野生物貿易采取了有力措施堅決打擊,同時也大力發展合法和可持續的野生物貿易。”
斯蒂芬·布洛德就中國取得的多項成果向中國代表團表達了祝賀:“中國諸多的執法和保護成就都可以作為其他國家效仿的案例。”他還贊賞中國政府在頒布全面禁止象牙進口和國內貿易政策上作出的不懈努力,“中國的商業象牙禁貿為減少盜獵和拯救非洲象作出了重要貢獻。”
此次《公約》締約方大會于本月24日開幕,共為期12天。中國政府派出了以劉東生為團長,外交部、農業部、海關總署、國家林業局、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國家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等部門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公約》管理機構組成的政府代表團參加會議。大會期間,中國政府代表團在全面參與各項議題談判的同時,重點關注大象、老虎、穿山甲、鯊魚、蝠鲼、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熱帶木材等敏感物種議案,以及議事規則、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減少需求、生計、執法與遵約等綜合性議題。期間,中國代表團積極參與議題談判,努力維護國家權益,充分履行國際義務,積極發揮負責任大國的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