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擬降低“民參軍”門檻 建立軍民融合公共服務平臺
20日下午,四川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第一次全體大會召開。《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修訂草案)》(以下簡稱《修訂草案》)提交大會進行第三次審議。
四川省人大法制委員會主任委員史志倫介紹,《修訂草案》從加強企業主體地位,深化科研機構體制機制改革,優化科技資源配置,加大科研資源共享,深入推進軍民融合創新發展,完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等方面,進行了修訂。
根據四川省委關于全面創新改革驅動轉型發展的決定,《修訂草案》增加了“支持企業參與制定重大技術創新規劃和計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制定產業目標明確的科學技術計劃項目,應當鼓勵和支持企業牽頭組織實施。”
據史志倫介紹,《修訂草案》還依據“國家主導、軍地協調、資源共享、市場運作”的指導思想,從建立軍地協調機制、實現軍地資源共享、降低“民參軍”門檻、鼓勵社會參與等方面,對該省軍民融合發展進行了引領性規范,以充分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根據《修行草案》規定,明確“省、市(州)人民政府根據需要建立軍民融合公共服務平臺,完善國防科學技術市場需求信息發布,逐步實現軍工科學技術資源向社會開放以及與民口科學技術資源的互通,促進軍用和民用科學技術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開發、創新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等方面的銜接與協調”,“鼓勵和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事業單位與軍工單位合作或者獨立承擔武器裝備科學技術研究、開發、生產等任務。維護軍品市場競爭秩序,營造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事業單位參與軍民兩用技術開發、國防軍工項目建設、軍工科研院所分類改革、軍工企業改組改制等國防建設和國防科技工業改革發展工作,在許可進入、任務競爭、優惠政策等方面對民間投資主體與國有軍工企業實行同等待遇”。
此外,《修訂草案》還鼓勵國防科研生產單位在不涉密條件下向社會開放科研設施和儀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