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領導的政府執政將滿兩周年之際,其下屬智庫“印度改革全國學會”官員放出消息:印度打算改變現行經濟規劃模式,實施為期15年的長遠發展規劃,目標可能包括“印度經濟總量達到10萬億美元”,即與中國目前經濟體量相當。
【“超越傳統計劃”】
印度改革全國學會一名高官日前向多家媒體披露,這項“15年規劃”相關文件正在制訂中,定于2017年開始執行,屆時現行的5年計劃制度將廢除。
印度多年來實行5年計劃制度,由國家計劃委員會制定和監督執行。2016年是第12個5年計劃的最后一年。莫迪上臺后,以改革印度全國學會取代國家計劃委員會,并親自擔任這一智囊機構主席。
按照這名官員的說法,改變現有計劃模式意在從更長遠角度考慮國家發展藍圖,以保持印度作為“世界經濟增長引擎”的地位。
這項在印度高層醞釀數月的規劃包括一份“15年展望文件”。同時,為切實“把遠景轉化為可執行的政策和行動”,印度政府還制定了為期7年的“國家發展議程”,也將從2017年開始執行,并每3年評估一次落實情況,根據財政狀況對其進行調整。
這名官員說,“15年規劃”不同于以往經濟計劃,將確定階段性目標,并將超越“傳統計劃領域”,涉及國內安全與防務等方面。
曾在國家計劃委員會擔任要職的經濟學家薩克西納說,根據聯合國制定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印度需要實現16項大目標,其中包含100多項子目標。因此,印度政府需要制訂一項宏大計劃,以確定如何實現這些目標、需要花費多少資源。
【打造10萬億美元經濟體】
印度官方目前還沒有公布“15年規劃”的詳情,但根據相關官員近期表態推測,這一規劃可能包括“印度追趕中國、成為10萬億美元經濟體”這一目標。
印度改革全國學會總裁阿米塔奇·坎特4月底表示,印度有望在2032年前成為10萬億美元經濟體。
據印度媒體報道,坎特在向莫迪闡述對印度經濟發展前景的展望時,詳細說明了印度實現10萬億美元經濟總量目標的重要性和挑戰所在。他說,印度如果能以10%的年經濟增長率在2032年前實現成為10萬億美元經濟體的目標,將可能在此后的6至7年內進一步成為“20萬億美元經濟體”。
“20萬億美元經濟體”正是莫迪去年公開宣稱的“夢想”。
按照坎特的說法,要實現“10萬億美元”的目標,年增長率10%是關鍵,也是“最大挑戰”。如果印度能夠保持10%的經濟增長率,將消除貧困,創造超過1.75億個工作崗位;而如果增長率只是7%,印度到2032年國內生產總值將達到6萬億美元,仍將有大約6%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印度在2013到2014財年的經濟增長率為6.9%,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
就如何保持經濟高速增長,一名印度經濟專家指出,中國從1982年到2012年平均經濟增長率是10%,“如果印度也想像中國那樣保持高速經濟增長,那它最需要的是深遠的改革。這將是激進式的改革,而不是像政府目前追求的這種漸進式改革政策”。(唐璐 佘勇剛 郜婕 新華社專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