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工地挖出神秘地道 考古專家:系60年代防空洞
2016-02-01 09:55:18 楚天快報
工地挖機施工,附近居民聽到“哐當”巨響。1月30日,有市民向本報報料,九街十八巷工地挖出神秘通道。
當天下午,楚天快報記者來到九街十八巷工地西南區域,看到了該神秘通道。只見整個通道用紅磚砌成,一堵墻有由三層磚堆砌,頂部呈拱形。彼時,通道左半邊已被挖毀,不過,仍可看到最左側被紅磚封死,右側露出一個洞口。
這會不會是哪個土豪家的藏寶室?通道通向何處?這個神秘地道引來了不少群眾圍觀。
為一探究竟,記者從工地借來手電筒。通過手電筒,可以看到洞內通道約有5米長,走向為一條通往上方的斜線,但通道已被土石封堵。并且,洞內墻上還有一個凹槽,似乎為放燈之用。
今年61歲的彭啟生是附近居民。彭啟生告訴記者,他參與了這些通道的修建,而這些通道正是防空洞。“六十年代,中蘇關系緊張,襄陽各處開始積極修建防空洞。”彭啟生介紹,1968年,正在迎旭門小學讀六年級的彭啟生響應中央號召,和同年級三個班的同學一起修建防空洞。該防空洞上方是迎旭小學原址,通道的入口就在家屬樓的民居內。
考古隊員楊一介紹,2015年年初,曾在九街十八巷工地發現過防空洞。該區域防空洞規模宏大,從一個入口進入,朝東、南、北,都可行走二三十米。
六十年代的防空洞算文物嗎?文物部門表示,之前認為清代以前的東西才算文物,但在2008年以后,有了另外一種聲音:70年代以前的就算是文物。“防空洞”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用于軍事防御的建筑,其是否具有保留價值?文物部門表示,還需與多部門溝通,商討防空洞去留方案。
下一篇:孝南召開農村工作暨“三萬”動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