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智能出行活躍度全國第四 擁堵指數(shù)排第七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黃永進)據(jù)滴滴出行、無界傳媒20日發(fā)布的《中國智能出行2015大數(shù)據(jù)報告》顯示,武漢智能出行的活躍度在全國排第四位,而打車難度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光谷商圈、街道口商圈打車最難。
眼下,在線呼叫預約出租車、專車、快車、順風車等智能出行方式已經普及。《報告》指出,截至2015年底,智能出行平臺上已經有3億注冊乘客和超過1000萬注冊司機(車主),注冊用戶數(shù)以月均13%的速度增長。具體來看,湖北地區(qū)2015年智能出行訂單量超過1億,與廣東、北京、浙江、山東、上海等同屬第一梯隊。從智能出行的活躍度上看,武漢注冊用戶平均每月智能出行4.8次,與北京持平,居全國第四位。
早晚高峰是城市出行的最大痛點。《報告》顯示,早晚高峰期,全國平均出行速度低至20km/h。武漢上班族平均通勤距離15.8公里,排名第六;平均通勤時間達40分鐘,排名第七。
雖然上班族每天花費大量時間在路上,但武漢堵車問題在全國范圍來看不算太嚴重。《報告》中高峰擁堵延時指數(shù)顯示,在統(tǒng)計的14個城市中,重慶以1.82成為最堵城市,青島、廣州、北京分別位列二、三、四名,武漢高峰擁堵延時指數(shù)為1.65,居第七位。
《報告》針對滴滴平臺中年累計訂單量大于100萬的城市,統(tǒng)計了“最難打車城市排名”。榜單顯示,“首堵”重慶打車最困難,廈門緊隨其次,上海排名第三,而武漢排第十四位,打車難度稍高于全國水平。而從滴滴訂單熱力圖來看,光谷商圈、街道口商圈是相對較難打車的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