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前日和昨日關于此事的報道版樣
34歲的孕婦楊女士在北醫三院搶救無效離世,關于是否存在家屬打砸醫院、索要巨額賠償一事,當事各方各執一詞。
北京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昨天回應稱,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醫鬧,希望此事依法走司法程序解決,并表示將密切關注此事進展。
《法制晚報》記者了解到,海淀警方已介入此事,并調取了相關監控視頻。
進展
市衛計委表態 希望雙方依法維權
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昨天表示,個別地方發生少數醫患糾紛是客觀存在,因為信息和知識不對稱,處理醫患糾紛不缺機制也不缺手段,醫患雙方都應該依法合規維護自身權益。
該負責人表示,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醫鬧,醫患雙方如果發生糾紛,有很多機制手段可理性解決。
現在相關機構和人員已經報警,市衛計委希望此事依法走司法程序解決。
針對患者一方呼吁院方公布監控視頻一事,這位負責人認為在已報警的情況下,調取視頻應經過公安部門同意。市衛計委將密切關注此事進展。
警方已介入調查 并調取監控錄像
記者了解到,海淀警方已經介入“北醫三院產婦死亡事件”的調查,并已經調取了相關監控錄像視頻。
不過截至目前,警方尚未公布涉案監控錄像內容及調查到什么程度、什么結果。涉事醫院到底有沒有發生過家屬、醫鬧打砸設施、追打醫務人員的事件,只能等待監控視頻的公開。
此前有媒體曾報道,事發后北醫三院三層婦產科手術室門口“有被砸的痕跡”。
追訪
逝者與丈夫所開公司遭網友質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昨晚有網友對張自強和楊女士開的“北京湃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出了質疑,懷疑這是一家套取國家科研經費的皮包公司。更有人質疑,這家公司與楊女士生前單位中科院理化所有關聯。
網友搜索發現,這是一家科技創業公司,只有兩名員工,張自強是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總經理,楊冰是監事,沒有營業額。
逝者家屬:所有事務已交律師 不便回應
記者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搜索北京湃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業基本信息顯示,這家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17日,注冊資本為506.6667 萬元 人民幣。
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張自強,自然人股東為吳晛、張自強、吳曼、李亞飛,目前的執行董事、經理為張自強,監事為楊冰。2014年度報告中顯示,從業人數為2人。
記者今天上午多次撥打公示的企業聯系電話,但一直沒人接聽。
針對網友的質疑,張自強今天上午表示,他已經看到網上的消息,但不想做任何回復,“目前所有事務都交由律師去處理,不便接受采訪。”他也未提供律師的聯系方式。
中科院理化所楊女士生前的直接領導對于網友的質疑表示,“員工的私事,我們一般不干涉,不便置評”。
中科院理化所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并不知曉楊女士在“北京湃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任監事一事,對于網友質疑也未做其他回應,僅表示,“我們現在做得最多的就是安慰家屬”。
逝者
“我全身上下的東西,都是她給我買的”
“認識的時候,她比我小一屆,我是她的學長。”昨晚8時許,海淀醫院11層的神經內科病房內,楊女士的丈夫張自強向記者回憶妻子生前的點點滴滴,在他眼里,妻子是一個“非常完美的伴侶”。
2005年在北理工讀研究生時,合唱團的活動讓兩人結下情緣。在張自強的記憶里,那時每晚他都會陪著愛人在宿舍樓下散步,直到很晚都不愿分開。因為兩個人在同一學校同一專業,因此除了生活上互相扶持,學業上也相互幫助,“包括畢業之后她的一些課題,我也會參與進去,給出一些建議。”
張自強回憶,2006年畢業后,他有三個工作機會,其中兩個在上海。為了能夠和愛人生活在同一個城市,他最終選擇了北京。2008年兩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由于都是農村貧苦出身,兩人當時是“裸婚”。
張自強第一個月的工資只有1900元,但這并不妨礙他向妻子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發工資當天,他去首飾店買了一條1700多元的項鏈作為送給愛人的禮物。至于妻子給自己買過什么,張自強的眼睛有些濕潤,連忙整理下外套的褶皺,“我全身上下的東西,都是她給我買的。”
張自強說,兩人從相識、相戀到結婚生子,已經在一起度過了10個年頭,“她不僅是我的生活伴侶,也是我的精神伴侶。”
“這次懷孕,她有多么期待孩子出生”
張自強說,在妻子的心里,工作愈加順利,婚姻也幸福美滿,最大的缺憾是還沒有孩子。“從結婚之后我們就一直想要孩子,我知道她有高血壓的情況,從我認識她的時候我就知道,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不能要孩子,和她一樣的產婦有很多。”
然而,婚后妻子并沒能成功懷上孩子,無奈之下兩人決定采取試管嬰兒的辦法。
2011年9月30日,同樣是在北醫三院,楊女士懷孕28周早產,生下一個孩子。對于上天賜予她的這個寶貝,她有著說不盡的喜歡,只可惜由于早產,孩子暫時只能待在醫院的溫床里。
張自強二人無時無刻不希望見到孩子,也曾反復央求病房的護士拍些照片給他們看,但孩子出生56天后,醫生表示由于孩子嗆奶出現意外,不再有覓食反應,情況不斷惡化,“第一個孩子就這么沒了,對她打擊挺大的。”
在這之后,楊女士還曾兩次通過試管嬰兒懷孕,但一次由于孕前進行了造影檢查,受輻射影響只好選擇流產。而另一次則是出現了宮外孕的情況,不但放棄了嬰兒,甚至還切除了部分輸卵管。
“她其實特別喜歡孩子,我們剛在一起的時候恰好我哥哥的孩子出生,她就經常去帶孩子,跟孩子玩。這次懷孕之后,她買了好多小孩的玩具、衣服,看得出來她有多么期待孩子出生。”張自強說。
“她最愛三亞,可她再也去不了了”
“看她堅持不住的時候,我腦海里冒出的想法就是,以后再也沒人給我做早餐了。”張自強說,從結婚至今8年多的時間里,每天清早,妻子都會為他準備好早餐。“無論什么情況,有時候我出差要走得很早,但她也會早起半個小時給我做早餐,對我真的特別好,我絕對不需要問她愛不愛我。”
張自強坦言,妻子是一個非常智慧且賢惠的女人,自己有著不錯的工作,但一直以來卻更想成為丈夫背后的支撐。而張自強能夠作為回報的,除了努力工作之外,還有就是陪著妻子去旅行。“我們倆共同的愛好就是旅游。”張自強回憶,單單是2015年,兩個人就去了白洋淀、黃山、九華山、洛陽等等很多地方。
妻子最愛的地方是三亞。“她跟我說,等生完孩子休息一段時間,明年春節要叫著哥哥一起,一大家子人去三亞過年。”這一刻,不僅僅是張自強,站在一旁的楊女士的哥哥也同樣淚流滿面,“可惜她再也去不了三亞了。”
“她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話,我沒能聽見”
2016年1月11日凌晨,病床上的妻子突然感到身體疼痛難忍,連忙給張自強打電話。
但睡夢中的張自強因過于疲憊,沒有看到手機來電的光亮,而手機也處于免打擾模式,沒有發出響聲,錯過了妻子的11個電話。直到家里座機響起,他才醒來并立刻趕到醫院。
凌晨2時許,張自強在醫院見到妻子,當時的畫面至今記憶猶新,“她跟我說她腰特別疼,完全動不了。”到院陪護期間,張自強曾聽到妻子問,自己是不是不行了。
張自強說,除了內疚沒有及時接到妻子電話這件事以外,最讓他自責的是沒有意識到妻子病情的嚴重性,“其實那段時間里有多次搶救的機會”。
早上7時許,當他忙著低頭給妻子按摩麻木的雙腳時,妻子已經走到了天堂的門前。“后來邊上的病人跟我說,她小聲地說了人生的最后一句話——‘我不行了’,但我卻沒能聽見。”張自強說。(記者 朱天龍 李潔 唐寧 實習生 李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