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冰雪那達慕”:寒冬白雪中的牧民狂歡節
“冰雪那達慕一年比一年精彩了。我今天早晨六點就起床了,帶著兩匹馬來參加方隊展示。”住在中蒙邊境嘎達布其小鎮的呼日勒是內蒙古“冰雪那達慕”的忠實“粉絲”。家里養有500多只羊,活計雖多,但他年年都要來看看。
16日,“銀色烏珠穆沁冰雪那達慕”如期在內蒙古東烏珠穆沁草原舉辦,當地氣溫雖低至-36℃,但氣氛火熱。
當日一大早,牧民們身著傳統烏珠穆沁冬季蒙古服飾來到會場,或參與、或觀看在這里舉行的賽駝、賽馬、文藝表演、蒙古摔跤等活動。
那達慕是蒙古語的譯音,意為“娛樂”或“游戲”。一般在7、8月牲畜肥壯的夏季規模最為盛大。近些年,隨著草原牧民生活水平提高,草原冬季旅游興起,冬季草原上的“冰雪那達慕”已然成為牧民的“狂歡節”,亦是內蒙古文化、旅游傳承發展的“另一張名片”。
流傳近千年的蒙古族那達慕是承載該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要形式。東烏珠穆沁旗位于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上,牧業仍是這里的支柱產業,當地從事牧業生產的牧民約有3萬人。
“那達慕是草原盛會,我們這里四季都會舉辦,各季都有各自的特色。”東烏珠穆沁旗文體廣播電視旅游局副局長孟克巴特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我們從2005年開始組織舉辦冬季冰雪那達慕,今年已是第十一年。”孟克巴特爾告訴記者,東烏珠穆沁地處中國北疆,冬季寒冷,“蒙古民族每年冬季都會在這樣寒冷的環境下辛勤勞作。冰雪那達慕則是讓牧民們共聚一堂,放松、高興的盛會。”
“我更喜歡冬天的那達慕,雖然冷,但更具特色。”牧民納森巴亞爾家離會場很遠,但他年年都要參加那達慕。今天天還沒亮就拉家帶口出門了,他還要參加賽駝項目。
當日記者在東烏珠穆沁冰雪那達慕現場看到,寒風冽冽中,身著靚麗蒙古袍的草原兒女踏雪成群而來,成為草原上一道靚麗風景。
中新網記者在采訪時發現,現今的草原那達慕與多年前相比,在保留傳統蒙古族男兒三藝的基礎上,也有諸多變化:傳統民俗的展示環節、特色蒙古族趣味游戲、舉辦主題攝影展、專場文藝演出,同時也會借那達慕的“東風”,組織進行地方洽談會、商品展銷會等活動。
“現在的那達慕就是越來越熱鬧,參與的人越來越多了。以前哪有這么多外地人來呢。”納森巴亞爾感慨說。
“的確,人們只知道夏季的草原是最美的,卻不曾感受和體驗過冬季的蒙古族文化也有無限魅力。”呼倫貝爾市旅游局局長托亞說道。
剛剛在呼倫貝爾啟幕的“中國冰雪那達慕”也是熱鬧非凡,巴爾虎草原祭火文化節、滑雪節、冰釣節、賽馬、賽駝等活動樣樣精彩。開幕式上悠揚的蒙古長調、草原民族服飾表演等原生態演出、場面宏大的巴爾虎祭火在皚皚白雪映襯下格外絢麗奪目。
生長于內蒙古巴爾虎草原的蒙古族小伙蘇德夫看來,那達慕的最大意義就在于它為傳承蒙古族文化和民俗提供平臺。
“那達慕作為蒙古族傳統節慶活動,一直以來受到廣大牧民朋友的喜歡。對于80后的我而言,蒙古族男兒三藝和牧區的傳統氣息是最吸引我的地方。”蘇德夫告訴記者,“冬季那達慕在這里是新生物,在廣袤的冬季草原上,能夠體驗冬季賽馬、博克、射箭,更能夠體現出參與者的意志與本能展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