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綠色襄陽城 爭做文明襄陽人
截至9日下午6時,大會秘書處議案組共收到代表10人以上聯名提出的議案原案28件。其中,經濟建設方面4件,城市建設管理方面4件,教科文衛方面3件,環境保護方面6件,法制建設方面2件,民生方面4件,旅游方面5件。
關注綠色發展 再現“藍天碧水”
議案《關于加強環境保護,建設生態文明的議案》由樊城區代表團葉鳴、南漳縣代表團武紅霞等10名代表提出。
該議案提出,2016年,是襄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必須加強環境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采取“政府統領、部門聯動、企業施治、社會參與”的原則,通過完善經濟政策、推動產業轉型、發展綠色經濟等綜合措施,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山河水污染、城鄉垃圾處理、亂采濫伐造成水土流失等問題比較突出,工業生產、工程揚塵、農業秸稈焚燒、汽車尾氣等形成的污染,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正常的生活生產。
議案建議,要加大環境綜合治理和保護力度。大力實施荒山綠化、水系綠化、通道綠化、村莊綠化、社區綠化工程,減少揚塵,著力打造“一江七河”水系生態風光帶。
同時,強化重點污染行業清潔生產審核。針對節能減排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采用先進適用的技術、工藝和裝備,實施企業清潔生產技術改造。
此外,深化工業企業煙粉塵治理。環保部門要嚴格執法,加強對制造企業無組織排放的控制。對工業企業燃料、原料、產品、棄渣堆場進行綜合治理,落實入庫、覆蓋、噴淋等抑塵措施。扎實控制城市面源揚塵,強化機動車排氣污染管理,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車的應用,加大環境保護執法力度。嚴禁秸稈焚燒,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嚴格執行禁鞭規定。對破壞環境和生態文明建設的行為要從嚴查處。
建立誠信體系 提高市民素質
議案《關于建立誠信體系,提高市民文明素質的議案》由襄州區代表團張君華等10名代表提出。
該議案提出,隨著近年來襄陽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襄陽居民的文明素質有較大提升,但與發達地區相比、與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要求,仍有較大差距。突出表現包括法制意識淡薄,人為損壞公共設施;文明道德意識淡薄,目前,市民亂扔亂丟、亂穿馬路,公共場所隨意抽煙、大聲喧嘩,機動車強行超車、亂停亂放、亂闖紅燈,造成道路擁堵等現象時有發生;誠信意識淡薄,有的商戶為了一己之利,虛假宣傳、制假售假,損壞了公共利益和城市整體形象;城市意識淡薄,有的居民亂搭亂建、亂堆亂放、占道經營等現象依然存在。
該議案建議,要利用多種方式在多種場所大力宣傳身邊的文明人文明事;組織專門的宣傳隊進社區、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家庭,促進廣大市民共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
同時,市政府要建立誠信體系,制定襄陽市民文明公約,以制度規范襄陽市民的行為。鼓勵市民積極參與爭創各種榮譽稱號活動,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加大教育力度,教育、公安、城管、衛生、交通等部門要加強對市民基本行為規范教育,引導人民群眾在日常生活中自覺遵守基本道德規范,逐步使市民形成自我管理、自我規范的良好習慣,形成共同參與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圍。
此外,要加大處罰力度,公安、交通、城管、城建、工商等部門要嚴格執行“嚴管重罰”的規定,充分利用“數字化”建設成果,對不文明行為實行監督,在媒體上曝光,逐步樹立市民的城市意識、自覺意識和守法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