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家園:尚學成風”
在寧夏吳忠市紅寺堡中學的開學典禮上,紅寺堡區紅川村的晁會花夫婦前來送上一面錦旗,以感謝學校為他們家培養了3名大學生。錦旗上印著遍栽桃李羌芳華,立德樹人譜新篇”幾個金色大字。
晁會花的3個孩子都是畢業于紅寺堡中學,目前大女兒正在攻讀研究生學位,二女兒正在讀本科,最小的兒子今年剛被一所重慶大學錄取。晁會花驕傲而喜悅地說:我從來沒有想到我們的3個孩子都能上大學!”
17年前,晁會花一家居住在六盤山深處的彭陽縣一個小山溝里。每天天剛亮,晁會花的孩子們就必須翻越連綿的大山,走上20多里的山路去上學。
上世紀90年代,國家支持的扶貧揚黃灌溉工程在寧夏中部干旱地區實施,紅寺堡由戈壁荒原變成全國最大的易地生態移民集中安置區。23萬名移民從八個縣區陸續搬遷至紅寺堡,在黃河的滋養下,他們開始了新的生活。
晁會花一家聽說紅寺堡土地平坦,決定搬遷,希望讓孩子們走出大山。在他們現在居住的紅川村,房屋平整整齊,村道干凈整潔,步行幾分鐘就能到達村小。為了供養3個孩子完成學業,他們在村里開了一家小門市部。
從苦甲天下”的大山深處搬遷到幾百公里外的荒灘上重新建立家園,西海固人民有一種與命運抗爭的精神,這也體現在他們對教育的重視上。
紅寺堡中學是紅寺堡區一所有著較高聲譽的學校,成立于與紅寺堡區同歲。王鵬飛,晁會花的兒子,對學校的勤奮學習氛圍記憶猶新:學校全面實施封閉式管理,規定學生早自習要在早上6點40分開始,因此早上6點就有學生在校園里專心讀書?!奔t寺堡中學的副校長石金海向記者透露,該校學生中超過99%都來自農村,教育是改變他們命運的重要途徑,我們竭盡全力想盡辦法送他們上大學,每上一個都是一種勝利?!彼硎荆鼛啄昙t寺堡中學的高考錄取率平均每年上升10個百分點。
雖然紅寺堡區不過剛滿25歲,但各項事業基礎相對薄弱,但是其一直將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自2021年開始,紅寺堡區每年將財政收入的28%投入到教育事業的發展中,積極實施提高教育質量的行動,并通過城鄉一體化發展和縣管校聘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填補農村教育的短板。
紅寺堡區教育體育局副局長王璐表示:移民群眾底子薄,辦好教育是一個讓他們穩定和致富的重要措施,每多走出一個大學畢業生,就意味著一個家庭的改變?!比缃?,學在紅寺堡”的品牌效應已初步顯現。
除此之外,紅寺堡區連續多年舉辦了崇文重教、立德樹人”的主題活動,在多個村和社區代替了過去的升學宴”而設立了集體升學禮”。活動中,為新入學的大學生代表佩戴大紅花、贈送行李箱,并發放助學金。還向學生家長頒發新時代文明實踐積分獎勵卡,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
紅寺堡鎮朝陽村的馬安海的孩子今年也通過考試被大學錄取,在參加村里舉行的表彰活動時,他非常激動。政府非常重視教育,各個方面都提供幫助,我非常感動。這也是對我們孩子的肯定和鼓勵?!瘪R安海驕傲地說:現在我們村里比的不再是誰家有車、有錢、有房,而是誰家有大學生!”
(新華社記者馬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