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小老板包養情婦入不敷出轉行販毒 利用西瓜當掩護
小老板包養情婦,生意做得不大卻揮金如土,入不敷出的他鋌而走險開始販毒。嘗到甜頭后,他在情婦慫恿下,和4名牌友集資140多萬元,前往云南買了13萬顆麻古,藏在西瓜箱夾層內運回。
29日,記者從枝江市公安局了解到,這起被公安部督辦的案件,已偵查終結進入審查起訴階段。
小老板包養情婦入不敷出開始販毒
44歲的張明(化名)是枝江百里洲人,在當地經營著一家小型棉花加工廠,靠著多年的辛勤打拼,手里有了些積蓄。
2012年,想把生意做大的張明將所有積蓄拿出,在十堰市開了家集網箱養魚、旅游餐飲為一體的休閑基地,因經營不善,這筆錢打了水漂。
人生失意之際,張明和認識不久的王燕(化名)走到了一起,王燕很快離婚,和已有家室的張明住在了一起,成了他的情婦。
隨后不久,張明在云南景洪游玩時,結識了當地男子巖某,聽說巖某靠販毒發了大財。因為棉花加工廠效益越來越差,為滿足王燕買房買車的要求,張明開始找巖某買毒品麻古,偷運回枝江販賣。
為掩人耳目,張明每年只販毒一到兩次,賺到幾十萬元就收手,賺來的錢大部分給王燕買房、買車、買高檔化妝品和衣物首飾,剩余的則是賭博揮霍了。
五人集資百余萬打算做一筆大買賣
就在張明以為做的天衣無縫時,他進入了警方的視線。
2012年5月,枝江警方在偵辦一起涉毒案件時,線索舉報張明有販毒嫌疑。警方經外圍調查,發現張明生意做的不大,卻揮金如土,幾次更換豪車并購買多處房產,與情婦出雙入對。張明每年還前往云南一到兩次,在中緬邊境待上二三天后返回,既不是旅游觀光,也不是生意往來。
事出反常,警方隨即成立專班,開始緊盯張明的一舉一動,并逐漸摸清了張明的販毒伎倆,他使用專用手機和云南毒販聯系,購買毒品經過偽裝利用快遞和物流發回枝江,由手下接貨和賣出,從不和下線毒販見面,每次都會更換藏毒和交易地點。
就在警方等待人毒俱獲最佳的收網時機時,張明開始謀劃做筆大買賣。
每年當張明沒錢時,出門一趟就能賺到幾十萬,這個異常的情況也被王燕察覺了,得知張明在販毒,王燕不但沒勸阻,反而慫恿張明做筆大的。與張明關系要好的4名牌友也得知了他暗地里販毒的勾當,不僅沒感到意外,反而被販毒的暴利吸引了。
今年3月,張明和4個牌友籌錢集資140多萬元,準備到云南購買毒品運回枝江販賣,賺到錢后按出資比例分錢,5人中,張明出資80萬元,最少的出資5萬元。
利用西瓜當掩護轉運貨物時被擒獲
當張明幾人謀劃如何運毒販賣分成時,監控他多年的專班民警發現,他又開始和云南毒販頻繁聯系,并在四處籌錢。
3月28日,張明和兩個牌友前往云南西雙版納,很快就空手返回了。民警分析判斷,他們可能已購買毒品并將偽裝運毒,毒品可能會運至松滋然后再流入枝江。民警分成多個小組,對張明的住所、松滋高速出口及各個貨運場秘密布控。
4月2日中午,一輛滿載西瓜的大貨車駛入松滋,張明和3個牌友開車靠近,開始轉運西瓜,枝江公安局禁毒大隊民警迅速合圍,將他們全部抓獲。經搜查,在裝滿西瓜的西瓜箱夾層內,繳獲層層包裹的22袋共13萬顆毒品麻古。
隨后,王燕和張明的另一名牌友很快被抓獲。為徹底鏟除這一販毒通道,宜昌、枝江兩地警方組織抓捕組趕赴云南,經半個月秘密偵查,將巖某等兩名毒販抓獲。
民警介紹,巖某的父親剛在去年因販毒被執行死刑。而張明對警方的審訊并未做太多抵抗,“踏入這一步,就想到會有今天。”
據介紹,巖某的毒品來自境外,張明等人這次購買毒品后,為掩人耳目,在當地花11萬元買了11噸西瓜,將毒品藏于西瓜箱夾層里,雇請貨車連夜運回松滋,準備聯系武漢買家出手,結果剛到松滋就落入了法網。(記者 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