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車跑高速有影響嗎、新能源電動車新車可以跑高速嗎
近些年來,隨著新能源車的普及,有很多新能源車的嚴重交通事故也引發了很多“討論”與“顧忌”。
由于先入為主的意識,新能源車個別的交通事故,變成了很多人主觀印象中的“逢撞必燒”,“新能源車不安全”等。尤其是在高速碰撞時,電池好像很容易在碰撞過程中熱失控,從而對車內人員進行二次傷害。
先來看看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事故統計年報(2020)數據,高速公路車-車間碰撞運動車輛事故分析,追尾碰撞事故占比77.2%,受傷人數占比75.5%,死亡人數占比86.2%。可以說,高速追尾碰撞是對車輛、乘員危害最高的一種碰撞事故。
并且,高速工況連環追尾事故發生率也很高,高速的追尾車輛會發生很嚴重變形,電池及油箱著火都是有概率發生的。
那么,開新能源車,在高速公路發生追尾事故,駕駛員存活的概率能有多少呢?
前不久,吉利銀河L6,進行了三車高速連環“魔鬼碰”模擬場景實驗,我們先來看看測試條件。
三車高速連續追尾碰撞試驗,主要模擬日常用車場景中下雨濕滑的高速路上,在突然團霧、路面濕滑、前方視野受阻的條件下最容易發生的連環追尾事故。
吉利銀河L6發現前方車輛停止后,進行緊急制動,速度降低至40km/h速度撞上前車;發生碰撞后,吉利銀河L6后方車輛因反應不及時,以100km/h速度追尾剛剛那臺吉利銀河L6。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國家標準試驗整車追尾碰撞時速是50km/h,此次100km/h高速追尾碰撞的能量是國標后碰試驗的4.49倍,而目前行業最高追尾碰撞試驗時速為80km/h。
兩次碰撞都完成后,根據吉利銀河L6的車體變形情況、氣囊彈出狀態、電池有沒有受到沖擊、電路油路是不是結構完整,等等多方面的指標,來判斷吉利銀河L6的試驗結果。
以上是本次測試的說明,那最終結果如何呢?
1) 碰撞后,車身結構及底盤結構完整、乘員艙完整,乘員生存空間充足,碰撞過程車門未打開,碰撞后車門自動解鎖,門把手彈出,車門可順利打開;
2) 碰撞過程中氣囊點爆,雙閃啟動,安全帶預緊功能啟動,安全帶未發生割裂等失效現象,乘員得到有效保護;
3) 高壓系統自動斷電;電池包、ODP、高壓負載等無擠壓破損,高壓電池整體完好,安裝固定螺栓無失效,靜置24小時后無起火、無爆炸,電解液無泄漏等現象發生;
4) 油箱、油管、燃油系統結構完整,靜置24小時后無燃油泄露現象發生;
5) 碰撞過程中車載緊急呼叫系統啟動,自動撥打,有人工客服接入。
6) 碰撞后車輛靜置,將車輛動力電池拆下,安裝到正常吉利銀河L6車輛,車輛可以正常上電和行駛。
這些客觀結果其實并不意外,畢竟敢于去公開進行這樣的測試,就是對自身產品實力有信心的表現。那么,什么樣的產品實力,能達到這樣的結果呢?其他車型有沒有可能打成類似的結果呢?
說起來,吉利銀河 L6基于e-CMA架構打造,秉承了CMA架構原生安全設計理念,可以說在安全方面是具有“天生的好底子”。
比如,吉利銀河L6采用高強度籠式車身結構,整車的高強度鋼比例達到72%,熱成型鋼比例占17%。比如,前防撞梁有980DP超高強度鋼板輥壓成型,采用“B字形”結構設計,整體長度超過1300mm,占車寬長度達到了70%,一般其他品牌都在60%左右。比如,吸能盒長度252mm,超過部分豪華車型,碰撞吸能比率比一般設計多了近70%。
不僅僅是正面,車側、車位,都有相對應的安全措施。舉個很細節的例子,當發生嚴重碰撞后,車輛安全帶及氣囊發生起爆后,短時間內乘員可能意識不清,進而駕駛員此時可能發生手打轉向,腳離開剎車或者誤踩油門踏板,有可能發生再次撞擊。吉利銀河L6的制動系統會接收碰撞信號,發生碰撞后接收氣囊控制器發出碰撞信號,進行剎車動作,使車輛能夠平穩減速,防止因車輛失控導致二次碰撞事故的發生。
除了架構安全,電池安全也一樣重要。從電池架構,安全標準,再到安全技術,都有領先水準。由技術,賦能安全,由理念,打造架構,由架構,保護安全,這個自上而下的體系,才能保證銀河L6甚至整個CMA平臺下產品的安全性。
新能源車,談撞色變。其實,無論能源形勢怎么變化,行車安全永遠是最需要關注的問題。當然,我們也不希望個別新能源車的交通事故,讓我們對新能源車整體的安全性失去信心。
如果說,一個企業的旗艦產品,體現的是企業頂級技術實力,那么最大眾化、最主流的產品,則考驗的是企業的良心。
吉利銀河L6這次測試,其實在潛移默化中,就在影響部分消費者的安全觀念。同時,也是對整個行業樹立起一個安全標桿,引導同類型的產品,更加關注高速碰撞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