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截圖1
這些現貨交易平臺以原油、瀝青、白銀、農產品等為投資標的,貌似期貨,但又有現貨的特點,是一種新型金融衍生品,隱密性強,很難識破,請看我們央視財經記者的調查。
6月9日端午節當天,在湖北武漢市的一個社區公園,央視財經記者見到了正在擺攤的崔女士,因為小兒麻痹癥行動不便,他把服裝攤位擺在自己的輪椅上。崔女士原本是湖北武漢的一位殘疾人歌唱家,身殘志堅藝術高超,曾經多次到國外演出,但是現在崔女士卻每天都要坐著輪椅出門擺攤,賣些衣服歸還銀行貸款。
現貨原油投資者 崔女士:因為虧得血本無歸,家里一點積蓄都沒有了,反差非常大,人生落差太大了。
崔女士白天在社區公園擺攤,晚上到已經關門的超市門口擺攤,夜色中行人匆匆而過少人問津,他每天都堅持到晚上10點才回家。崔女士告訴記者,2015年4月她接到了一個推銷電話,經過4個月的聊天之后,對方開始對崔女士表達愛慕之情,經常曬出一些盈利單據,邀請她投資現貨原油。短短4個月,崔女虧損了50多萬元,其中有一半的虧損來自她的銀行貸款。
央視財經記者:您為什么不停止還去貸款呢?
現貨原油投資者 崔女士:因為當時換一個平臺就虧,換一個平臺虧,當時就覺得, 越讓你虧他就抓住你的心理了,他就覺得你要回本,我家里一點積蓄都沒有了,他就這樣用一種哄騙手段讓我去貸款, 就在十二月底的時候,讓我貸款的時候就讓我大量的買,買了以后就讓我大額的虧損。
因為投資現貨原油而造成巨額虧損的還有杭州的趙女士。她經營著一家自己的公司,但是我們央視財經記者見到趙女士時,卻只看到她的無奈與迷茫。趙女士聽信一家投資機構的建議做現貨原油投資,開戶的會員單位為她量身打造了投資計劃,這份投資計劃顯示,預期月收益率高達271%,但是最終,趙女士卻虧了九百多萬。多次虧損后急于翻本,趙女士還向朋友借了兩百多萬元,現在巨大的虧空補不上,已經開始危及公司的運營。
現貨原油投資者 趙女士:整個負面有影響,很多錢我都是借來的,虧損這么大,影響到我今后的經營狀況, 如果資金鏈斷掉怎么辦,講到這些問題我真的不知道今后該怎么去面對,真的不知道怎么去面對。
在調查過程中,央視財經記者奔赴廣東、湖北、湖南、浙江和上海四個省市,大量投資者向記者反映,因為現貨原油交易平臺,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血本無歸。現在回想起來,非常后悔。
現貨原油投資者 章女士:將近一個禮拜的時間,我的實際虧損達到三百萬。
現貨原油投資者 黃先生:交易了六個交易日,總共虧損了157萬多。
現貨原油投資者 王先生:兩個多月吧,虧了一百多萬。